• [单选题]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最常见阻滞失败的神经是()
  • 正确答案 :A
  • 尺神经

  • 解析:臂丛的肌间沟阻滞对于肩部或上臂的外科手术十分有效,因为这项技术最容易阻滞臂丛的根部。尺神经最可能阻滞不全,因为其来源于第八脑神经,而肌间沟阻滞的位置更靠近头端。这种阻滞方法对于肩部脱臼复位或其他肩部、上臂的手术都是很理想的。

  • [单选题]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可通过()确立。
  • 正确答案 :A
  • 通过触诊发现肌筋膜内的触发点

  • 解析:与体表疼痛不同,肌肉疼痛一般为钝痛,定位不明,且位置较深。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是通过触诊触及肌筋膜触发点而确立的。肌筋膜触发点是指肌肉或其筋膜内的引起患者疼痛的一个高应激性的区域。   B.肌筋膜疼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这一点与纤维肌痛正好相反,后者是一种影响较广泛的综合征。然而,多达45%的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可有3—4个象限的全身性的疼痛。因此,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应怀疑存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但是存在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的患者也可以患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C.美国疼痛协会对此达成共识,即肌筋膜疼痛与纤维肌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D.全身性触诊可鉴别肌筋膜紧绷带和全身性肌肉痉挛。

  • [多选题]下列被认为是SCS适应证的有()
  • 正确答案 :ABCD
  • 幻肢痛

    脊髓损伤痛

    难治性腹部或内脏疼痛

    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

  • 解析:SCS的适应证正在逐步扩充,所有列出的病因现在均被认为是SCS指征。

  • [单选题]关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针灸针,以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对

  • 解析:在1996年,美国FDA把针灸针从普通器械改为医疗器械,所以,针灸针与医用针头、注射器、手术刀有着同样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包括从生产、销售以及使用。

  • [单选题]在严重外伤的患者中,需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使用区域疼痛控制技术,以下可协助监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的技术是()
  • 正确答案 :C
  • 周围神经置管连续阻滞,使用低剂量麻醉药

  • 解析:对于伴有严重创伤的外伤患者应使用多种技术进行疼痛管理,包括周围神经阻滞、硬膜外阵痛以及系统性阿片类药物治疗。辅助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以及NSAID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在骨外伤疼痛的补充镇痛方面尤其有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从而减少可能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臂丛或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对于上肢严重外伤镇痛的效果极佳,而腰丛、坐骨神经或骨神经阻滞技术则对许多下肢外伤疼痛有效。神经丛置管、周围神经置管或硬膜外置管后可使用连续镇痛技术。虽然置管下使用低浓度局麻药(0.125%布比卡因或0.2%罗哌卡因)及阿片类药物进行连续镇痛可同时对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监测,但由于其使得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严重外伤患者必须严密监测,以防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骨筋膜室综合征高危风险患者,间断暂停连续区域镇痛输注可提高安全性。

  • [单选题]以下关于中枢性疼痛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
  • 卒中患者中超过10%在第一年内有明显中枢性疼痛

  • 解析:所有中枢性疼痛的病例中90%是由脑血管意外引起,但是只有8%的卒中患者在一年内会有中枢性疼痛。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85%)或是间断性的(15%),主要为烧灼痛、针刺痛、锐痛和撕裂痛。丘脑卒中引起损伤对侧令人难以忍受的烧灼痛。中枢性疼痛通常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并且从长远来看,并没有单一治疗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 [单选题]肱尺关节注射,最易损伤的神经是(  )。
  • 正确答案 :B
  • 尺神经

  • 解析:行肱尺关节注射,如果选择穿刺点在肘关节内侧,易损伤尺神经。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椎管内麻醉?(  )
  • 正确答案 :D
  • 椎旁神经阻滞


  • [单选题]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 正确答案 :C
  • 暑邪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之证候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减,量少,色黯有块


  • [单选题]月经提前,量少,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
  • 正确答案 :B
  • 虚热


  •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 正确答案 :ABCE
  • 夹持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分泌学(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