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重症泄泻包括
  • 正确答案 :CDE
  • 泄泻而不能食

    暴泻无度

    久泻滑脱不禁

  • 解析: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故选CDE。

  • [多选题]可引起慢性肝炎的药物有
  • 正确答案 :ACDE
  • 异烟肼

    阿司匹林

    磺胺类

    乙醇

  • 解析:异烟肼可引起20%的患者轻度而短暂的转氨酶增高,1%~2%的患者可发生症状明显的肝炎,并可能是致死性的.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肉芽肿或其他难以归类的肝损害,即混合型肝功能障碍.这类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磺胺,某些抗生素,奎尼丁,别嘌呤醇,丙戊酸和阿司匹林等.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OS),氧自由基的毒性反应,使人体发生氧化应激,是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之一。②乙醛的毒性作用:乙醛是乙醇代谢的中间产物,是造成慢性进行性肝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③内毒素:ALD患者肠道内毒素产生和吸收均有增加,而肝脏对内毒素的清除不足,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通过多种机制加重肝脏炎症损伤。④乙醇的毒性:乙醇代谢过程中,消耗大量NAD+,引起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诱发低血糖,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引起脂肪酸堆积导致脂肪肝;乙醇也干扰蛋白质和核酸代谢。据此选ACDE。

  • [多选题]急性胃炎的治疗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
  • 饮食治疗

    使用抑酸药

    使用胃黏膜保护药

    感染性胃炎时应使用抗生素

  • 解析:对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针对原发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对处于急性应激状态的上述严重疾病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常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或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作为预防措施;对服用NSAID的患者应视情况应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预防。对已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按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静脉给药可促进病变愈合和有助止血,为常规应用药物。并发呕吐、黑便时应 常规内科治疗。

  • [多选题]消渴的病因为
  • 正确答案 :ABCD
  • 五脏虚弱

    过食肥甘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 解析:消渴的病因包括:1.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2.饮食失节:饮食失节导致脾胃损伤常因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之品所致。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伤肾精,可致虚火内生,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 [多选题]脾气不升之癃闭的主方有
  • 正确答案 :AC
  • 补中益气汤

    春泽汤


  • [多选题]在胰腺自身消化的连锁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 正确答案 :BCDE
  • 磷脂酶A

    激肽释放酶

    弹性蛋白酶

    脂肪酶


  • [多选题]据《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可出现
  • 正确答案 :ABC
  • 肠中痛

    瘅热焦渴

    坚干不得出


  • [单选题]《素问·五脏别论》认为“治之无功”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病不许治


  • [单选题]《脉要精微论》所论“筋将惫”的症状是
  • 正确答案 :C
  • 屈伸不能,行则偻附


  • [多选题]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均可见到( )
  • 正确答案 :ABCD
  • 发热恶寒

    头痛

    无汗

    脉浮


  • [单选题]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是
  • 正确答案 :B
  • 小便利否


  • [多选题]下列各方用栝楼根者为( )
  • 正确答案 :ACE
  • 栝楼桂枝汤

    栝楼牡蛎散

    栝楼瞿麦丸


  • [多选题]暑厥的症状表现可见( )
  • 正确答案 :BDE
  • 时有谵语

    猝然昏倒

    舌绛


  • [单选题]风温余邪未尽,肺胃阴伤证的治疗,下列何方最适宜
  • 正确答案 :D
  • 沙参麦冬汤


  • [单选题]身热壮盛,头晕胀痛,口渴引饮,手足躁扰,四肢抽搐,舌红苔燥,脉象弦数,治宜
  • 正确答案 :C
  • 白虎汤加羚角钩藤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呼吸内科学(正高) 神经内科学(正高) 妇产科学(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