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身之本”是指
  • 正确答案 :E
  • 解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本是指
  • 正确答案 :A
  • 阴阳

  • 解析:“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

  •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
  • 消滞除满

  • 解析:【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真武汤的主要病机是
  • 正确答案 :B
  • 肾阳亏虚,水气泛滥

  • 解析:【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释义】本条论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316条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渐深,肾阳日亏,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泛溢为患。水气浸渍肌肉,则四肢沉重疼痛;浸渍胃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内停,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上逆犯肺,肺气不利则咳,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则呕。肾主二便,肾阳亏虚,失于固摄则下利加重,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病机肾阳虚衰,水气泛滥,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 [单选题]妊娠腹痛,足跗浮肿,小便不利,治用
  • 正确答案 :C
  • 当归芍药散

  • 解析:当归芍药散证 原文:妇人怀妊,腹中(疒丂)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单选题]湿热交蒸,内阻中焦,首选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雷氏芳香化浊法

  • 解析:湿阻膜原证是湿温病初发的另一证型,也可由湿遏卫气证转化而来。膜原病位特殊,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说:“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所以湿阻膜原证亦归属于中焦证。 邪阻膜原,湿浊偏盛 病机: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机。 证候表现: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雷氏宣透膜原法。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小柴胡汤证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身热夜甚


  • [单选题]少阳病的临床表现,下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大便燥结

  • 解析:少阳病证   病机: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 [单选题]某男孩8岁,近日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嗳出酸腐气味,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滑。此属
  • 正确答案 :C
  • 食滞胃脘证


  • [单选题]下列可使ESR增快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A
  • 纤维蛋白原


  • [单选题]突感胸骨后疼痛伴有胸闷、憋气患者,心电图见S-T段各导联均呈水平型下移达0.08mV,伴有T波倒置,以往心电图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C
  • 典型心绞痛发作

  • 解析:典型心绞痛   面对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时间一般小于15分钟。

  • [单选题]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渐及全身,小便不利,恶风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B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 解析: 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多因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引起水肿,辩证湿毒浸淫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 [单选题]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是
  • 正确答案 :A
  • 血管壁功能异常


  • [单选题]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


  • [单选题]肾阳衰微水肿,选用的代表方
  • 正确答案 :E
  •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