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为便于行政管理。( )

解析:宣告失踪的目的是确定现有的财产法律关系,因此其法律后果只有一个:为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资料推断,2001年管理学毕业生人数约为( )。
  • 14万人

  • 解析:1036-(0.9+57.3+61.5+52.6+157.3+10.2+115.8+349.1+28.5+62.6)=140.2(千人)≈14(万人),故选B。

  • [单选题]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
  • 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 解析:《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多选题]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当受到谴责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罪过的表现形式和本质。行为人的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特定的行为构成犯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所以,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是罪过的表现形式,选项AB是正确的。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犯罪的故意与过失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并应对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是因为刑事责任理论认为,对于是否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任何正常人都具有进行选择的相对自由。实施或者不实施某一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都是通过 人的意识和意志的积极作用,通过相对自由意志的选择和支配来实现的。行为人在相对自由的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选择实施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犯罪行为,不仅从客观方面危害了社会。而且在主观上也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这就使他对国家产生了罪责。国家据此对行为人认定有罪并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是合乎情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当受到谴责,选项C是正确的。在选项D中,所谓“主观归罪”,是指仅仅根据行为人的主观上的犯罪意图就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问其行为在客观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观归罪是与客观归罪相对的。客观归罪是指仅仅根据行为人在客观上的行为以及行为对社会在客观上造成的危害就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问其主观上的罪过。显然,坚持罪过责任原则,反对的不是主观归罪,而是客观归罪。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 [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民诉愿权的有( )。
  • 批评建议权

    申诉控告权

    检举权

    取得国家赔偿权

  • 解析:ABCD公民的诉愿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故备选项应全选。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村官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军队文职 国考公务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