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80%
题目: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最低为劳动合同工资的(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解析: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故C选项为正选项。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
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解析:《建筑法》规定,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故选项A、B、D、E正确。参见考试用书2Z202024。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
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解析:《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题目问"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关键点是此要约是否生效过,未生效的要约将不发生法律效力。从题干的设置上,考生应当明确的是:所谓"要约的失效"是指要约生效后,因特定事由而使其丧失效力。所以当出现要约失效的情形时,其要约曾经生效过,只不过后来因特定事由而使其丧失效力。A、B、D项均属于要约失效的情形,C项为要约的撤回,要约未生效,不发生法律效力。
【考点】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形
[单选题]材料送检的质量检验方法通常不采用( )。
抽样检验
[单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企业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次。
2
解析: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因此,正确选项是B。
[单选题]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关于项目总进度与施工进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总进度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设计、招标、施工前准备、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物资采购、项目动用前准备等工作进度
解析:在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总进度不仅只是施工进度,它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设计工作进度、招标工作进度、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进度、工程物资采购工作进度、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等。因此,选项D正确。
[单选题]某项目分期开工建设,开发商二期工程3、4号楼仍然复制使用一期工程施工图纸。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该图纸使用的02标准图集现已废止,按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的正确做法是( )。
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修改建议
解析: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与施工质量责任的责任主体不尽相同。建设工程参与主体是多元的,各参与主体依法仅就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建设工程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因此B、C选项错误。A、D选项符合建立质量责任制的要求。E选项错在"建设工程",应为"分包工程"。本题只有A、D选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对工人工作时间进行分类研究时将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分为必需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其中损失时间中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违背劳动纪律所引起的损失时间。下列时间中可以在制定定额时适当考虑的是( )。
偶然工作时间
解析:制定人工定额的常用方法有四种,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经验估计法,理论计算法是用来确定材料净用量的,故答案D不正确。
[多选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大巷施工任务,大巷设计长度2500m,半圆拱断面,净宽4500mm,净高4000mm,采用锚喷支护。矿井地质报告表明:大巷穿越地层为中等稳定岩层,属Ⅲ~Ⅳ类围岩,但在1200m处有一长度30m的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设计资料编制了大巷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正常施工段的内容如下:采用钻爆法施工,两臂凿岩台车钻眼,耙斗装岩机装岩,炮眼深度1200mm,为楔形掏槽,周边眼开口布置在轮廓线内l00mm,采用反向装药。大巷施工到断层破碎带时,发现围岩破坏严重,稳定性极差,边掘边冒落。施工单位针对断层破碎带,提出了缩小锚杆间排距的加固措施。掘进过程中,工作面顶板出现有冒落碎块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在工作面后方l0m处喷层破坏、岩块掉落,锚杆与围岩松脱,并形成半悬空的虚设状态,顶板出现浮矸。施工队为不影响进度,在维持工作面正常掘进的同时,对工作面后方l0m处破坏巷道采取了复喷并加厚混凝土喷层的维修措施,其中2人在维修段前方控制混凝土喷枪,2人在后方备料。最终,维修段发生了冒顶事故,造成多名人员被埋压,经及时抢险,仍有2人遇难、1人重伤。
问题:
1.给出的正常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2.针对该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地质条件和破坏状态,指出断层破碎带加固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采取的合理技术措施。
3.根据巷道发生冒顶的背景,说明维修该巷道的正确做法。
4.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应由谁负责调查处理?
[单选题]《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 )提出申请。
市级(设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解析:《工伤保险条例》第23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因此,正确选项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