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
题目: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 )。
解析:解析: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对危害结果是否发生持放任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避免发生危害结果的,只是客观上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
特定的犯罪方法
犯罪的时间、地点
解析:解析: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实施的。但是,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不以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为要件。因此,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选项A(犯罪行为)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必要要件,选项D(犯罪客体)是与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处于同一层次上的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单选题]甲为赖掉欠乙的巨额债务,将乙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丙谎称是毒品,托其运至某市,并称事成后必有重酬。丙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某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多选题]听力原文: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实行行为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间的关系。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使犯罪得逞,其区分的关键是是否着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实行行为。而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区分是犯罪行为停止下来是否是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中止是犯罪人自动停止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故有预备阶段的中止,也有实施犯罪阶段的中止。由于成立过失犯罪必须以特定结果的发生为构成要件,因此刑法规定对过失犯罪只处罚其既遂形态,未遂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
[多选题]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有( )。
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债务人的债务已到期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代位权的成立条件。
[多选题]享有债权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对下列债务人的哪些行为可行使撤销权?( )
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
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
解析: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