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肝癌坏死液化

题目:诊断肝癌与肝脓肿最易混淆的是

解析:诊断肝脓肿时,BUS可测定脓肿部位,大小及距体表深度,为确定脓肿穿刺点或手术引流进路提供了方便,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其阳性诊断率可达96%以上。CT平扫时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灶、病灶边缘多数模糊或部分清晰、密度不均,其中心区域CT值略高于水,低于正常肝实质,部分病灶内可见气泡。脓肿周围常出现环状带,称靶征,可为单环、双环和三环。增强后脓腔密度无变化,腔壁有密度不规则增高的强化,称为"环月征"或"日晕征"。多房脓肿示单个或多个分隔,分隔多有强化,呈蜂窝样改变。细菌性、阿米巴及真菌性肝脓肿的鉴别诊断,同时需与坏死液化的肝癌相鉴别。故答案应选D。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息肉为单发性、表面较光滑,切面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小囊,且与大肠癌的关系不大,最可能为
  • 幼年性息肉

  • 解析:幼年性息肉是儿童最常见的大肠息肉,但有1/3发生于成年人。息肉表面常较光滑,切面有多个小囊,囊内有黏液。镜下可见腺体囊性扩张,囊内有黏液,上皮细胞无异型性,与大肠癌的关系不大。家族性息肉病的息肉成百上千地布满整个结肠直肠,多数为管状腺瘤,易癌变。增生性息肉体积小,腺上皮向腺腔突出,使腺腔纵切面呈锯齿状,横切面呈星芒状;腺上皮无异型性,可演变为混合型增生型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腺瘤,两者可恶变为腺癌。少数Peutz-Jeghers息肉可伴发大肠癌。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可恶变为癌,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恶变率高达30%~70%。

  • [单选题]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 苍术


  • [单选题]治小儿过食肥甘,脾胃失运,食积化热之疳积的药是:
  • 珍珠草


  • [多选题]肉桂的适应证是
  • 肾阳虚之阳痿、宫冷

    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闭经、痛经

    胸阳不振,寒邪内侵胸痹心痛

    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

    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


  • [多选题]乳香与没药的共同功效是
  •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对治疗水肿病的方法有重要启迪的是
  • 提壶揭盖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内科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