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题目: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
解析: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要包括: (1)利息收入,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以及同业之间发生往来形成的利息收入等。(2)使用费收入,主要是指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软件、版权)等资产的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 使用费收入应按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确认:如果合同、协议规定使用费一次性收取,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应视同该项资产的销售一次性确认收入;如果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在合同、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如合同规定分期收取使用费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合同规定的收费方法计算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企业对外出租资产收取的租金、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也构成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有关的会计处理,请参照有关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等内容。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企业在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能否收回时,应当根据对方企业的信誉和生产经营情况、双方就结算方式和期限等达成的合同或协议条款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如果企业估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就不应确认收入。 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如果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金额不能够合理地估计,则不应确认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专门规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概念。从概念界定上,有以下异同: 1.会计准则规定的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不同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转让财产收入;税法上规定的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取得的收入,这主要是指的转让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使用权。 2.会计准则规定的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中的利息收入,不同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规定的利息收入;税法上规定的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3.会计准则规定的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中的使用费收入,对应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七)项规定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税法上规定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AD
解析:①3月2日,销售商品时发生商业折扣,以折扣后的价值入账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421.2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1-10%) 3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1.2
②3月15日,收回销售款时。
借:银行存款 417.6
财务费用 3.6
贷:应收账款 421.2
③结转销售产品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
贷:库存商品 300
2、ABCD
解析:选项A,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企业将商品销售给买方后,如买方发现商品在质量、规格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可能要求卖方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减让,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还应冲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月5日,甲公司发生销售折让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贷:银行存款 70.2
选项B,企业销售原材料、包装物等存货也视同商品销售,其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比照商品销售。企业销售原材料、包装物等存货实现的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结转的相关成本作为其他业务成本处理。
(2)9月20日,甲公司销售材料时
①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35.1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②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
贷:原材料 20
(3)选项C,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11月10日,甲公司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时
①借:管理费用 23.4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
②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 16
贷:库存商品 16
(4)选项D,完工季=100÷(100+60)=62.5%;确认的收入=240×62.5%=150(万元);确认的成本=(100+60)×62.5%=100(万元)。
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劳务收入,结转劳务成本时:
①借:预收账款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贷:劳务成本 100
3、C
解析: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甲公司2015年年度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金额=360(业务1)-60(业务2)+30(业务3)+160(业务4)+20(业务5)=500(万元)。故选C。
4、D
解析: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甲公司2015年年度利润表中“营业成本”的金额=300(业务1)+20(业务3)+100(业务4)+16(业务5)=436(万元)。
5、BD
解析: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甲公司2015年期间费用=3.6(业务1)+23.4(业务5)+11(业务6)=38(万元);2015年营业利润=500-436-38+118=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