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

尽量避开强透水地基 尽量避开古河道 河段内两岸堤防的间距大致相等

题目:河堤堤线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

解析:堤线布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河堤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河段两岸堤防的间距或一岸高地一岸堤防之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②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得采用折线或急弯;③堤防工程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④堤线应布置在占压耕地、拆迁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带,避开文物遗址,利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⑤湖堤、海堤应尽可能避开强风或暴潮正面袭击。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山丘区水资源计算成果如下,河川基流量R[XBzgzm.gif]=7.1亿m3,山前侧向流出量U[XBzszm.gif]=3.29亿m3,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q=0.9亿m3,潜水蒸发量E[XBzgzm.gif]=0,河床潜流量U[XBzu.gif]=0,该山丘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  )。
  • 11.29亿m3

  • 解析: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时,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只计算排泄量。山丘区排泄量计算,在我国南、北方地区计算内容可以不同。南方可仅计算河川基流量,其他各项的数量与基流比较都甚小,可以忽略。北方地区的山丘区,除应计算河川基流量外,还应计算山前泉水流出量、山前侧渗流出量、河床潜流量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净消耗量。所以,该山丘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R[XBzgzm.gif]+U[XBzszm.gif]+q+U[XBzu.gif]+E[XBzgzm.gif]=7.1+3.29+0.9=11.29(亿m3)。

  • [单选题]如图所示。角焊缝在P的作用下,最危险的点是( )。 [JZ539_1227_13_A.gif]
  • b、d点


  • [单选题]当受上游大中型水库影响时,应推算上游水库的(  )。
  • 入库洪水

  • 解析:当受上游大中型水库影响时,应推算上游水库的入库洪水,再将入库洪水按建库前状态汇流条件演算至上游水库坝址,然后与区间洪水叠加,顺演至设计断面,即为还原成果。

  • [单选题]估算主要工程量和建材需要量,估算工程投资,是(  )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
  • 项目建议书


  • [单选题]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研究,评价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活断层及活动性质判定、确定地震动参数。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应在坝址周围半径(  )km范围内进行。
  • 8

  • 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2.2条规定,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收集研究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150km范围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场异常、表层和深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现今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第四纪火山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性等资料,进行Ⅱ、Ⅲ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划分,复核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 ②收集与利用区域地质图,调查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25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当可能存在活动断层时,应进行坝址周围半径8km范围内的坝区专门性性构造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评价活断层对坝址的影响。 ③71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按本条第款进行,范围为线路两侧50~100Km。

  • [单选题]灌溉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流量或排水流量的大小确定,当灌溉流量为100~20m3/s,或排水流量为200~50m3/s时,灌排渠沟工程的级别为(  )级。
  • 3


  •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  )。
  • 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一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机电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市政公用工程) 劳务员 质量员 造价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设备监理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土地登记代理人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