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如同钥匙和锁的关系,因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题目:抗原抗体反应可描述为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反应既可在机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机体外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非特异性促凝聚两个阶段,以及由亲水胶体转为疏水胶体的变化。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三性:即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本题答案选择E。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有关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 PTH分泌不足

    肾小管重吸收磷增加

    肠道吸收磷增加

    骨重吸收减少

  •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以看成是维持血钙水平而对骨骼造成的损害。骨骼是重要的、易被利用的钙源,以维持细胞外液钙浓度正常。维生素D缺乏造成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水平降低,PTH(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以动员骨释放出钙、磷,使血钙浓度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PTH同时也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使尿磷排出增加、血磷降低。本题答案选择ABCD。

  • [单选题]有关脊索瘤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脊索瘤是一种先天性、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的恶性肿瘤

  • 解析:脊索瘤是一种先天性、来源于残余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骶尾部和蝶枕区,一般50岁以上为其好发年龄,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以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在X线片上,脊索瘤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保留神经功能而行瘤内刮除,因此术后的复发率很高。答案为A。

  • [单选题]女,34岁,有足癣史10余年,近期症状较重,突然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5℃,右小腿疼痛,并出现片状红斑,边界清楚,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此患者可能发生了
  • 丹毒

  • 解析:患者有多年足癣史,突然出现畏寒、发热,右小腿红斑,区域淋巴结炎症,这是丹毒的表现,故正确答案是D。浅淋巴管炎为硬而有压痛的红线,不呈斑片状;静脉炎时,沿静脉走行有压痛,静脉变硬,可有红肿;脓毒症为全身性严重炎症,脓肿是局部的化脓性炎症,与题意不符。

  • [单选题]手部创口清创处理,一般不迟于伤后
  • 8小时

  • 解析:手部创口应争取在伤后8小时内进行,清创越早,感染机会就越少,疗效越好。超过12小时,即使比较清洁的创口,也可能发生感染。A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2岁小儿外伤致股骨干骨折。宜采取的治疗是
  • 悬吊牵引

  • 解析:3岁以内的儿童一般均可采用垂直悬吊牵引,依靠体重对抗牵引。对儿童的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但对对位要求不高。超过3岁的儿童,一般不用此法,因血液供应不能达到足趾而导致缺血性坏死。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核医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