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

c-kit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 PDGFRα基因突变对c-kit野生型GIST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题目:目前所了解的GIST发生的分子基础是

解析:GIST发生的分子基础包括c-kit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PDGFRα基因突变对c-kit野生型GIST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故选:AC。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OG-1表达阳性?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超声内镜的探查方式有
  • 直接接触法

    水囊法

    水囊法+水充盈法

  • 解析:超声内镜的探查方式有4种1.直接接触法2.水囊法3.浸泡法4.水囊法加浸泡法

  • [多选题]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 早期可呈多发阿弗他溃疡

    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 解析:肠结核性溃疡,典型病变为带状,其长轴与肠之长轴垂直,即呈环形,是由于结核菌沿环行淋巴管播散的结果。结核杆苗侵入肠壁后,首先肠壁集合淋巴组织,有充血、水肿及渗出等病变,进一步发生干酪样坏死,随后形成溃疡并向周围扩展。溃疡边缘不规则。深浅不一,有时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甚至累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溃疡型肠结核常与肠外组织粘连,因此肠穿孔发生率低。肠结核的溃疡可随肠壁淋巴管扩展。多呈环状。在修复过程中,固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瘫痪形成,易导致扬腔环形狭窄。此外,溃疡部位的血管有闭塞性内膜炎,所以溃疡型肠结核很少引起大出血。

  • [多选题]球后溃疡的特点包括
  • 多发生于球部以下,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

    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多见

    胃镜和X线检查容易漏诊

    容易并发出血

    药物治疗效果差

  • 解析:球后溃疡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环形皱襞远端的消化性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乳头近端。穿孔时易穿透至浆膜腔进人胰腺及周围脏器。夜间腹痛和背部放射性疼痛多见,常并发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漏诊率高。全对。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学(正高) 整形外科学(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肿瘤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