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诉讼法律关系
题目:按照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 )。
解析: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法律关系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法律关系所体现社会内容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公司在缴纳税款300万元后,以假报出口的方法,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500万元。该公司的行为应构成何罪?( )
同时构成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204条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201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根据这一规定,本题中,某公司在缴纳300万元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的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同时超出其所缴纳税款200万元,因此该公司同时构成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
[单选题]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
不能成立紧急避险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21条第3款的规定,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是关于紧急避险的例外限制。消防队员甲负有灭火义务,但甲因担心大火毁容而逃离现场,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故选C项。
[多选题]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对抵押物享有的处分权是( )。
就抵押物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再次设定抵押权
设定用益物权
将抵押物转让给他人
解析:解析: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对抵押物仍享有处分权,具体包括就抵押物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再次设定抵押权、设定用益物权、让与所有权。但是,为了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抵押人不得抛弃抵押物所有权。因此,D是错误的,ABC都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的国家性的表现?( )
法律在一国领域内对一切人和组织发生效力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的国家性的表现。法律是一种由专门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因此,法律必然具有国家性和普遍性。选项C实际上是法律的普遍性的一个表现。法律的国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国的主权领域,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