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被公认为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 正确答案 :C
  • 纤维蛋白原

  • 解析:血浆中的一些大分子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尤其是长链状结构的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有显著的桥连作用,易使红细胞聚集成缗钱状。

  • [单选题]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A
  • 高尔基复合体发育不良

  • 解析:原红细胞较原粒细胞大,呈圆形、椭圆形。胞核大,占整个细胞的大部分,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常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少量异染色质在核周凝集,常见一至几个核仁。胞质内游离核糖体丰富,其数量较原粒多。线粒体也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基质密度较高。粗面内质网少,分散分布,常呈细长条状。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常包围中心粒。胞质内偶见板层小体。细胞表面开始出现吞饮活动和吞饮小泡(吞饮铁蛋白)。胞质内一般无颗粒,但有时在高尔基体附近可见少量溶酶体颗粒,内含酸性磷酸酶。

  • [单选题]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
  • 正确答案 :B
  • 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 解析: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阳性提示严重血管内溶血,此时HP已经消耗殆尽。

  • [单选题]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正确答案 :C
  •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显示:有48%~60%的病历骨髓穿刺呈“干抽”,此处与其他浸润骨的恶性细胞不同,也是诊断特点之一。

  • [单选题]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 正确答案 :A
  • 免疫监视

  • 解析:①免疫防御:指机体排斥微生物的侵袭及其他外源性抗原异物的能力。这一功能过高产生超敏反应,过低引起免疫缺陷病。②免疫自稳: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藉以维持正常内环境稳定。这种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时易导致某些生理平衡的紊乱或者引起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监视: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机体防止、监视和抑制恶性肿瘤在体内生长,一旦功能低下,宿主易患恶性肿瘤。

  • [单选题]制备单克隆抗体常选用小鼠的哪类细胞作为饲养细胞
  • 正确答案 :E
  • 腹腔细胞

  • 解析:小鼠腹腔细胞含有巨噬细胞,除具有饲养作用外,还可清除死亡破碎细胞及微生物。

  • [单选题]补体是
  • 正确答案 :D
  • 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 解析:补体不耐热,性质不稳定,由30多种成分组成。

  • [单选题]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是
  • 正确答案 :B
  • 乳糖发酵试验

  • 解析: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多分解乳糖。

  • [单选题]在免疫散射比浊中,当颗粒直径远小于入射光波长时,称为
  • 正确答案 :A
  • Rayleigh散射

  • 解析:当入射光通过悬浮在反应溶液中的分子时,如果颗粒直径比入射光的波长小很多,则散射光的分布比较均匀,称为Rayleigh散射。

  •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 [单选题]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 正确答案 :D
  • Ph染色体阳性

  •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以粒系增生为主。CML患者的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慢性期时粒细胞分类类同于周围血象。CML血象中白细胞数显著升高,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其中以中性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增多尤为突出,嗜碱性粒细胞可高达10%~20%,是CML特征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可增多。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其中绝大多数为t(9;22)(q34;q11)。CML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明显降低,CML合并感染及急变期,NAP积分升高。

  • [单选题]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损害机体的
  • 正确答案 :D
  • 神经系统

  • 解析:本题考查肉毒梭菌致病机制。肉毒梭菌产生的主要致病物质为肉毒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经肠道吸收后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麻醉学(中级)[代码:347]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