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470
题目: 图34-35(Z)所示的框架为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榀边框架,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一、二层顶梁截面高度为700mm,梁顶与板顶平,柱截面为700mm×700mm。已知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柱BC的轴压比为0.75,节点B和柱BC未按“强柱弱梁”调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如图34-35(Z)所示。
提示:①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各层框架承担的剪力均不小于结构总剪力的20%;
②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JZ634_223_1.gif]
解析:1.根据《高规》第6.2.1条,二级框架(其他结构中)η[XBzc.gif]=1.2
∑M[XBzc.gif]=η[XBzc.gif]∑M[XBzb.gif]=1.2×(560+120)=816kN·m
[JZ634_223_2.gif]
根据《高规》第6.2.2条及条文说明:底层柱纵向钢筋应根据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M[XBBC.gif]>M[XBCB.gif],所以计算弯矩取M[XBBC.gif],故B最接近。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钢筋混凝土框架“强柱弱梁”的内力调整要求,以及框架结构和其他类型框架的不同内力调整方法。
【解题分析】
1.由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而框架柱形成塑性铰会对结构承受垂直荷载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在框架柱设计中,通过有目的地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体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概念。
2.不同的框架抗震等级及不同的框架(如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采用不同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以体现框架柱不同的抗震性能要求。
3.本框架属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二级框架,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6.2.1条和第6.2.2条,可以得到正确的选项。
2.根据《高规》第6.2.3条,二级框架(其他结构中)η[XBzvzc.gif]=1.2
又根据《高规》第6.2.4条,角柱剪力设计值应乘以1.1的放大系数
H[XBzn.gif]=4.5-0.7=3.8
[JZ634_224_3.gif]
故C最接近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方法以及框架结构和其他类型框架的不同内力调整系数;
2.框架角柱承受双向地震作用,扭转效应对内力影响较大,且受力复杂,在设计中应予以适当加强,各种结构中的框架角柱内力均需增大。
【解题分析】
1.根据抗震概念设计,框架柱设计应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提高框架柱的延性,减小框架柱发生脆性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因而在框架柱设计中,需要有目的地增大柱子的剪力设计值。
2.不同的框架抗震等级及不同的框架(如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采用不同的柱端端剪力增大系数,框架角柱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还应再乘以1.1的放大系数,以体现框架柱不同的抗震性能要求。
3.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6.2.3条和第6.2.4条可以得到正确结果,关于框架角柱的内力增大系数的适用范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与JGJ 3-2002规程不同。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烧结普通砖砌体结构,因特殊需要需设计有地下室,如下图所示,房屋的长度为L,宽度为B,抗浮设计水位为-1.0m。基础底面标高为-4.0m,算至基础底面的全部恒荷载标准值为g=50kN/m2,全部活荷载标准值为p=10kN/m2,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
[LXL20160205_1_150.gif]
二层某外墙立面如下图所示,墙厚370mm,窗洞宽1.0m,高1.5m,窗台高于楼面0.9m,砌体的弹性模量为E(MPa)。则该外墙层间等效侧向刚度(N/mm),应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墙体剪应变分布不均匀影响系数ζ=1.2;②取G=0.4E。
[LXL20160205_1_151.gif]
235E
[单选题]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XBzs.gif]如图9-10(Z)所示。
[JZ634_199_1.gif]
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Ⅱ
解析:1.根据《抗规》第4.1.4条,场地覆盖层厚度为:6+2+14=22m>20m,
根据《抗规》第4.1.5条,取d0=20m
[JZ634_200_1.gif]
[JZ634_200_2.gif]
查《抗规》表4.1.6,Ⅱ类场地。
【命题思路】
对建筑物进行抗震分析时,需要确定场地类别,场地类别主要取决于覆盖层的厚度和地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2.地基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3.建筑场地类别的判断。
【解题分析】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4条,由于岩石层的v[XBzs.gif]=850m/s≥500m/s,覆盖层的厚度算至该层的顶面,为22m。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5条,在计算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时,计算深度应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本题应取d0=20m。经过计算得v[XBzsze.gif]=153.8m/s,覆盖层厚度为22m,查表可得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3.应注意场地覆盖层厚度与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当场地覆盖层厚度不大于20m时,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当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20m时,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应取定值20m。
2.根据液性指数的定义及《地规》第4.1.10条,
[JZ634_201_1.gif]
0.25<I[XBL.gif]≤0.75,为可塑。
根据《地规》第4.2.5条,0.1MPa[SBjian1.gif]≤a[XB1jian2.gif]=0.32MPa[SBjian1.gif]<0.5MPa[SBjian1.gif],为中压缩性土。
故选择C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熟悉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本题主要考查对黏性土的状态及地基土压缩性的判断。实际工程中,结构设计人员也应增加对地基土的认识,了解地基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大有益处。
【解题分析】
1.土的界限含水量从低到高可分为缩限w[XBS.gif]、塑限w[XBP.gif]、液限w[XBL.gif]。缩限w[XBS.gif]是指土由固态变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w[XBP.gif]是指土由半固态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液限w[XBL.gif]是指土由可塑状态变为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2.根据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及界限含水量,可定义出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限指数。其中,塑性指数I[XBP.gif]=w[XBL.gif]-w[XBP.gif],它表示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液限指数I[XBL.gif]是指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液限指数I[XBL.gif]越大,土体越稀,越接近于流动状态;液限指数I[XBL.gif]越小,土体越稠、越硬、越干。黏性土的状态按液性指数分为坚硬(I[XBL.gif]≤0),硬塑(0<I[XBL.gif]≤0.25),可塑(0.25<I[XBL.gif]≤0.75),软塑(0.75<I[XBL.gif]≤1),流塑(1<I[XBL.gif])。
3.工程中一般采用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等进行地基土的压缩性评价。压缩系数是指土在侧限条件下,单位土体空隙比的减少值与压力增加值的比值,压缩系数愈大,土的压缩性愈高。a[XB1jian2.gif]是地基土在受到100kPa、200kPa压力值时对应的压缩系数。当a[XB1jian2.gif]<0.1MPa[SBjian1.gif]时,属低压缩性土;当0.1MPa[SBjian1.gif]≤a[XB1jian2.gif]<0.5MPa[SBjian1.gif],属中压缩性土;当0.5MPa[SBjian1.gif]≤a[XB1jian2.gif]时,属高压缩性土。
4.本题以简单的计算及判断,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黏性土的状态及地基土的压缩性的判断,可视为概念题。
[单选题]某新建房屋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地勘资料,其基底自然土层的有关物理指标为:含水量w=22%,液限w[XBL.gif]=30%,塑限w[XBP.gif]=17%,压缩系数a[XB1jian2.gif]=0.18MPa-1。[2008年真题]
关于该基底自然土层土的压缩性评价,下列何项最为合理? ( )
中压缩性
解析: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2.6条,0.1MPa-1<a[XB1jian2.gif]=0.18MPa-1<0.5MPa-1,该基底自然土层的土为中压缩性土。
[单选题]某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的剪力墙连梁,如下图所示,h[XBxB0.gif]=660mm,净跨l[XBzn.gif]=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LXL20160121_2_1.gif],f[XBzy.gif]=300N/mm2),箍筋和腰筋采用HPB235级钢(Φ)。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题]
[LXL20160216_1_5.gif]
按8度抗震设计时,假定调整后的连梁剪力设计值达到按其截面尺寸控制所允许承担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最大值,作用在连梁上的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忽略不计,连梁两端弯矩(相同时针方向) [LXL20160216_1_6.gif],连梁上、下部配置的纵向钢筋相同,试问,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规定的关于连梁强剪弱弯的要求前提下,该连梁上、下部纵向钢筋面积A[XBzs.gif](mm2)按下列何项配置时,连梁所能承担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最大? ( )
提示:①β[XBzc.gif]f[XBzc.gif]bbh[XBb0.gif]=3781.8kN。②由弯矩Mb计算连梁上、下部纵筋时,按下式计算钢筋面积:[LXL20160216_1_7.gif],式中γ[XBRE.gif]=0.75。
1620
[多选题]"楼面活荷载"与"屋面活荷载"是不是同一类型?换句话说,荷载效应组合中同时出现"楼面活荷载"与"屋面活荷载"时,要不要考虑组合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