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

大便常规+OB 大便培养 大便找寄生虫 结肠镜

题目:患者女,36岁,公司职员。间断腹痛、腹泻3个月。3个月前在外进食后出现腹痛、腹泻,每日10次,糊状,无脓血,伴里急后重感,发热,体温达38.4℃,在外院查血常规及大便常规提示急性细菌性痢疾,行抗感染治疗1周后腹痛腹泻缓解。2月前再次出现脐周及下腹部胀痛,无放射痛,间断发作,每次持续5~10分钟,伴腹泻,每天最多4~6次,糊状,有黏液,无血便。伴乏力,无消瘦及头晕,无发热、恶心及呕吐。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腹水征(-),双下肢不肿。

解析:2.对于近期出现腹泻症状,首先应进行大便常规、培养以及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感染性疾病及肠道其他相关疾病,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以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7.急性胃肠道感染恢复后相当一部分患者仍然存在腹痛、腹泻,称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在诊断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时仍然需要排除常见及少见的肠道疾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被认为是PI-IBS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氢呼吸试验提示SIBO,可考虑行非吸收抗生素治疗和益生菌治疗。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
  • 弥散入胃黏膜上皮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损伤胃黏膜屏障

    抑制了COX-1,使生理性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

  • 解析: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1、直接毒性作用 NSAIDS进入粘膜上皮细胞,使细胞渗透性增强;NSAIDS在细胞内产生大量的H+,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在胃黏膜表面和胃腔内电离,产生H+,损伤胃黏膜屏障 2、抑制COX-1,影响前列腺素E的合成。故选:AB。

  • [多选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的病变为
  • 腺上皮异型增生

    肠上皮化生

    慢性胃溃疡

    假幽门腺化生

  • 解析:1。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胃黏膜癌肿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这期间出现的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因此临床上常把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称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则称之为真正的胃癌癌前病变。2.作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自然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病变,如我们所知的各种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虽然都是一些不同的疾病,但他们发生胃癌的基础都是胃黏膜上皮细胞。3.胃息肉胃息肉有增生型和腺瘤型两种。其后者是罕见的,故C错误。4.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称为假幽门腺化生。ABDE正确。

  •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 [单选题]阴虚火旺型心悸可出现( )
  • 心烦少寐


  • [多选题]便秘的病因有( )
  • 外感寒热之邪

    内伤饮食情志

    病后体虚

    阴阳亏虚

    气血不足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学(正高) 胸心外科学(正高) 小儿外科学(正高) 病理学(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