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对于女性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下述哪项不恰当
  • 正确答案 :D
  • 卵巢神经丛分布于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 [单选题]临产后,胎儿窘迫最常见于哪种情况
  • 正确答案 :A
  • 宫缩强且频


  • [单选题]阴道自净作用中,能将糖原分解为乳酸的细菌是
  • 正确答案 :B
  • 乳酸杆菌


  • [单选题]女,35岁,孕6个月,因接触性出血行活检为宫颈癌Ⅰa1期,最佳治疗方案为
  • 正确答案 :A
  • 延迟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如肿瘤进展,应及时终止妊娠。

  • 解析:较少见。妊娠期出现阴道流血时,在排除产科因素引起的出血后,应做详细的妇科检查,对子宫颈可疑病变作子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行子宫颈活检明确诊断。因子宫颈锥切可能引起出血、流产和早产,只有在细胞学和组织学提示可能是浸润癌时,才作子宫颈锥切。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期别、孕周和本人及家属对维持妊娠的意愿,采用个体化治疗。对于不要求维持妊娠者,其治疗原则和非妊娠期子宫颈癌基本相同。对于要求维持妊娠者,妊娠20周之前经锥切确诊的ⅠA1期可以延迟治疗,一般不影响孕妇的预后,其中锥切切缘阴性可延迟到产后治疗;妊娠20周之前诊断的ⅠA2期及其以上患者应终止妊娠并立即接受治疗。妊娠28周后诊断的各期子宫颈癌可以延迟至胎儿成熟再行治疗。对于妊娠20~28周诊断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采用延迟治疗或终止妊娠立即接受治疗,延迟治疗至少不明显影响ⅠA2期及ⅠB1期子宫颈癌的预后。ⅠB2期及以上期别决定延迟治疗者,建议采用新辅助化疗来延缓疾病进展。在延迟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如肿瘤进展,应及时终止妊娠。除ⅠA1期外,延迟治疗应在妊娠34周前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一般采用子宫体部剖宫产。

  • [单选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雌激素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常与有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存在


  • [多选题]对于宫颈癌诊断有帮助的检查方法有
  • 正确答案 :BCDE
  • 阴道镜

    碘试验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

    宫颈活检

  • 解析:宫颈癌诊断可借助于阴道镜检查、碘试验、醋酸试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检,选BCDE。

  • [单选题]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病变的浆膜面可见粟粒结节

  • 解析:病变的浆膜面可见粟粒结节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性表现。

  • [单选题]Ⅲ度子宫脱垂是指
  • 正确答案 :B
  • 子宫颈与子宫体完全脱出于阴道口外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与双胎输血综合征关系密切
  • 正确答案 :D
  • 位于双胎盘间深层动脉--静脉血管吻合

  • 解析:TTTs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胎(MCT)。MCT胎盘存在表层以及深层血管吻合,有4种血管连接方式:①毛细血管的表浅吻合;②大血管间的动脉吻合;③大血管间的静脉吻合;④绒毛毛细血管吻合。前三种为表浅的血管吻合。表浅的吻合指胎盘胎儿面表层的较大血管的吻合,大多数是动脉—动脉的直接吻合,少数是静脉—静脉的直接吻合。胎盘深部动静脉吻合引起血循环的不平衡是导致TTTs的原因。在正常的情况下,两胎间胎盘的血流交换是平衡的,胎盘浅表血管吻合为双向血流,因此维持两胎的血流动力学平衡。深层的吻合是处在两个胎儿所属胎盘相邻的一个或多个胎盘小叶中,在这些胎盘小叶中两个胎盘的动、静脉吻合,其血液流向的分布是对等的,结果是单位时间内从甲胎儿流向乙胎儿的血流量相当于乙胎儿流至甲胎儿的血流量,所以胎儿发育的速度也相差不多。深部的动静脉吻合往往呈单向血流,当缺乏浅表的动脉—动脉、静脉—静脉补偿性血管吻合时,会造成单向供血,导致血流动力学失衡。在单位时间内甲胎儿流向乙胎儿的血流量多于乙胎儿流向甲胎儿的血流量,甲胎儿成为供血儿,乙胎儿成为受血儿,血流的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由于血管交通发生于85%~100%的MCT,但在双绒毛膜双胎罕见。因此,TTTs几乎都发生在单绒毛膜双胎。供血胎儿由于不断地向受血胎输血,处于低血容量、贫血状态,胎儿发育迟缓,少尿,羊水少。受血胎则高血容量,尿量增加引起羊水增多,胎儿个体较大,其心、肝、肾等脏器增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比容增高,胎儿可出现水肿。

  • [单选题]肋脊点压痛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 正确答案 :E
  • 急性肾盂肾炎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传染病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