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题目: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企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期限( )。
解析: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8条,施工企业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企业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B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意外伤害保险的期限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工程监理人员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解析: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因此,正确选项是A。
[单选题]工程监理单位与所监理工程的( )有隶属关系时,不得承担该工程的监理业务。
施工单位
解析: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单选题]对于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备的工程项目,承担其监理业务的项目监理机构除了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外,还应编制( )。
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
解析: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工程,以及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多选题]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分析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的分析,以( ),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
确定偏差的严重性
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解析: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其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以及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所以选C、D。发现成本是否超支是成本比较阶段的工作;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是成本纠偏阶段的工作;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是成本检查阶段的工作,故选项A、B、E均不符合题意。
[单选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将被责令限期整改,并处( )罚款。
挪用费用20%以上50%以下
解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3条规定,施工单位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处挪用费用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正确选项为B。
[单选题]甲地注册的建设单位与在乙地注册的施工单位在丙地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规定:项目所在地为丁地,若发生争议,向丙地法院起诉。则该合同争议解决地的原则为( )。
合同签订地
[单选题]国家计量规范规定不宜计量的措施项目费的通用计算方法是( )。
∑(计算基数×相应费率)
[多选题]城市桥梁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 )。
应按相关专业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应按规定进行复验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应按规定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平行或见证取样检测
检测、验收、复验的结果是否合格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单选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造成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
重大事故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题考核的是人员伤亡。因此,正确选项是B。【考点】安全事故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