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某70层办公楼,平、立面如图31-32(Z)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Ⅱ类建筑场地。房屋高度地面以上为25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已知小震弹性计算时,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地震剪力为16000kN,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k层,θ[XBzk.gif]=1/600。 [JZ635_182_2.gif]
解析:1. 根据《高规》第4.3.5条,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最小值为:16000×65%=10400kN P[XB3.gif]、P[XB6.gif]不能选用,D不准确;选用7条加速度时程曲线时,实际地震记录的加速度时程曲线数量不应少于总数量的2/3,即5条,人工加速度时程曲线只能选2条,A不准确;各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16000×80%=12800kN 若选C,则 (14000+13000+13500+11000+12000+10700+12000)×[JZ635_183_1.gif]=12314kN<12800kN C不准确; 若选B,则 (14000+13000+13500-1-11000+12000+14500+12000)×[JZ635_183_1.gif]=12857kN>12800kN 选B。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地震波的选取,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实际地震记录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人工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数量; 2.对各组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剪力的平均值的最低要求。 【解题分析】 1.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地震波宜多选,保证率高。本题房屋高度较高,故选了7组,计算量偏大。按实际地震记录的加速度时程曲线数量不应少于总数量的2/3的要求,选5条,则人工加速度时程曲线选2条。 2.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地震剪力的65%,此处注意弹性时程分析时要用小震弹性的底部地震剪力。 3.本题机读通过率58.18%。 2. 同一楼层弹塑性层间位移与小震弹性层间位移之比分别为:5.8;5.8;5.82;6.0;5.91;5.82;5.8 平均值为:5.85;最大值为6.0;根据《抗规》第3.10.4条条文说明, 取平均值时:[JZ635_184_2.gif] 取最大值时:[JZ635_184_3.gif] 选B。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时,大震下楼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参考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大震与小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比较,应用同一软件的计算结果; 2.以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小震弹性层间位移估算大震楼层弹塑性层间位移。 【解题分析】 1.结构性能化设计时,需要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10.4要求用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的小震弹性层间位移估算大震楼层弹塑性层间位移,《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未作具体规定。 2.考虑到进行大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所选取的地震波较少,属小样本,离散性大,实际工程中,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计算。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10.4条要求大震、小震分析时,用同一软件的计算结果。 4.本题机读通过率16.34%。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已知杆件全截面回转半径i=28.87mm,按稳定验算时,试问,该杆件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