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2.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抗规》和《高规》在采用上应如何取舍?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墙厚度均为240mm,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除底层外,其他层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要求,两者是相同的
解析: 根据《抗规》第7.1.3条,A错误;
根据《抗规》第7.1.5条,B错误;
根据《抗规》第7.1.5条,C正确;
根据《抗规》第7.1.2条,D错误。
【命题思路】
本题考查6度设防区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本题是一道概念题,要考虑抗震,应该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相关规定作答。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1.3条,
A是错误的说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1.5条,
B的描述是错误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1.2条,
D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1.5条,
C是正确的说法,故正确答案为C。
3.本题主要考察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章的熟悉程度,各条文在规范中均有提及,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构造要求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单选题]以下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4种观点:
Ⅰ.分段搭设的悬挑脚手架,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5m;
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Ⅲ.混合结构核心筒应先于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施工,高差宜控制在4~8层,并应满足施工工序的穿插要求;
Ⅳ.常温施工时,柱、墙体拆模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1.2MPa。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是否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相关要求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Ⅱ、Ⅲ符合,Ⅰ、Ⅳ不符合
解析:根据《高规》第13.9.6条第1款、第13.10.5条知:Ⅱ、Ⅲ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高规》第13.5.5条第2款、第13.6.9条第1款知:Ⅰ、Ⅳ不符合规范要求。
所以C正确。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相关规定的了解程度。
【解题分析】
1.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内外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形大,易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通过控制浇筑体里表温差和表面与大气温差,以达到控制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梯度差的目的。
2.混合结构核心筒与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施工顺序控制,主要是控制刚度差别较大的结构的竖向变形差异。
3.脚手架的安全性应予以充分注意,模板的拆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的最低要求。
[单选题]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解析: 根据《高规》第4.3.3条条文说明,选答案D。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偶然偏心的理解和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如何考虑偶然偏心的问题。
【解题分析】
1.采用附加偶然偏心作用计算是国外多数抗震设计规范的一种实用方法,因此,我国规范也给予了类似规定。主要是考虑由于施工、使用或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等因素所引起的偶然偏心的不利影响。对一般结构,偶然偏心距的取值为0.05L。对于平面规则的建筑结构需附加偶然偏心,对于平面不规则的结构,除其自身已存在的偏心外,还需附加偶然偏心。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3条,规定了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要求和方法。根据第4.3.3条及条文说明,本题答案D符合题设要求。
[单选题]下列关于基础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7年真题]
扩展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5
解析:B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第8.2.1条第4款,扩展基础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0,正确;C项,根据8.2.1条第2款,扩展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0,错误;D项,根据第8.4.4条,高层建筑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正确。
[多选题]《荷载规范》附表D.4为"全国各城市的50年一遇雪压和风压",表中"n=10"、"n=100"是何意?
[单选题]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4种观点:
Ⅰ.达到A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为A级;
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Ⅰ、Ⅱ、Ⅳ正确,Ⅲ错误
解析:根据《高规》第3.11.1条条文说明第2款,Ⅰ正确;
根据《抗规》第3.10.3条第2款,Ⅱ正确;
根据《高规》第3.1.4条及3.11.1条条文说明,Ⅲ错误;
根据《高规》第3.11.1条,Ⅳ正确。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理解程度。
【解题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内容属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新增加的内容,上述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均可从规范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找到。
[多选题]6.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明确了两个条件:(1)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2)底层。而且,对"底层"的解释为"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这不同于2008版时的"底层是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见该规范的6.2.3条),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