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常见于
  • 正确答案 :A
  • 中暑

  • 解析:发热是指机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分为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痈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中暑和安眠药中毒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中暑最为常见。故本题答案为A

  • [单选题]青光眼
  • 正确答案 :C
  • 头痛伴视力障碍

  • 解析:青光眼眼压升高,可出现头痛及视力障碍;脑囊虫为脑内异常兴奋灶,可引起癫痫发作;神经功能性头痛多发生于劳累、情绪波动及女性月经期;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期有关。

  • [单选题]最易发生低氯低钾碱中毒的并发症为
  • 正确答案 :E
  • 幽门梗阻

  • 解析:幽门梗阻临床症状常有:明显上腹胀痛,餐后加重,呕吐后腹痛可稍缓解;严重呕吐可导致失水,低氯低钾碱中毒。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十二指肠和胃部均可见溃疡
  • 正确答案 :C
  • 复合溃疡

  • 解析:复合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下列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产生胶原纤维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E
  • Diss腔Ito细胞

  • 解析:炎症等致病因素激活肝星形细胞即Ito细胞,胶原合成增加、降解减少,胶原沉积于Diss间隙。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以腹痛为主要不适
  • 正确答案 :A
  • 解痉剂

  • 解析:慢性腹痛的病因主要包括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脏器包膜的牵张、中毒与代谢障碍、肿瘤压迫及浸润、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因黑便3天入院。患者有饮酒嗜好10余年,半斤白酒/日。查体:肝肋下2.5cm,脾肋下4.5cm,余无明显异常。血常规提示外周血三系减少。该患者血常规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脾功能亢进

  • 解析:可引起外周血三系减少的原因有脾功能亢进、骨髓抑制,20余年饮酒史,肝脾大可排除D项。

  • [单选题]作用于细胞核内受体
  • 正确答案 :A
  • 甲状腺激素

  • 解析:2.细胞内受体可分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属于细胞质受体。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麻醉学(中级)[代码:347]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