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是由于( )
  • 正确答案 :D
  •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 解析: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袭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处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则可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扰动心神,则见心烦闷乱而不宁。汗出过多,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多伴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答案选择D。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头痛头胀,发热恶风,口渴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发散风热药


  • [单选题]既能治疗痰热壅滞,咳嗽喘促,又能治疗水肿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葶苈子

  • 解析: 葶苈子功效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临床应用:1.用于痰涎壅滞、咳嗽气喘等症。2.用于面目浮肿,胸腹积水而小便不利者。葶苈子能泄肺而下行,行水而消痰,故有泻肺定喘的功效,适用于痰涎壅肺、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如拉锯,在应用时可与桑白皮、旋覆花等药同用。本品泻肺气之闭,利膀胱之水,故又可用于面浮、小便不利、胸腹积水而属于实症者,常与防己、椒目、大黄等品配伍同用。

  • [单选题]眩晕虚证常见的证型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痰浊中阻

  • 解析:眩晕虚证常见的证型包括:肝肾亏虚,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气血亏虚。

  • [单选题]痛经气滞血瘀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E
  •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 解析:痛经气滞血瘀证:是由于肝郁气滞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治疗上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法,方选膈下逐瘀汤。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绝经前后诸证临床表现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四肢抽搐,肌肉酸楚


  • [单选题]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首选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真武汤

  • 解析: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治法:益气健脾,方用真武汤。

  • [单选题]患儿,9岁。紫癜时发时止,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光红,苔少,脉细数。其证候是( )
  • 正确答案 :A
  • 阴虚火旺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出现杵状指(趾)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佝偻病


  • [单选题]患者女,67岁。血压160/96mmHg,伴气促及下肢水肿,心率80次/分。下列降压药物中,效果最好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呋塞米

  • 解析:呋塞米属于利尿剂,利尿剂类降压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特别适用于合并有心力衰竭和老年人高血压。

  • [单选题]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增高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病原体的变异

  • 解析: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增高的原因是:病原体的变异。

  • [单选题]不属于医生义务的内容是( )
  • 正确答案 :E
  • 医学管理的义务


  • [单选题]代赭石除平肝潜阳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D
  • 降逆止呕

  • 解析:代赭石,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 [单选题]深部滑行触诊主要适用于
  • 正确答案 :D
  • 腹腔深部包块的检查

  • 解析:深部触诊主要用于腹腔内病变和脏器的检查。   (1)深部滑行触诊主要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适用于肝、脾、肾、子宫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压触诊用于探测腹部深在病变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检查反跳痛时,在深压的基础上迅速将手抬起,并询问患者疼痛感觉是否加重或观察患者面部是否有痛苦表情。   (4)冲击触诊(浮沉触诊法)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 [单选题]下列方剂均属泻下剂,其中不用大黄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济川煎

  • 解析:济川煎为泻下剂,药物组成有: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其治法是
  • 正确答案 :D
  • 养血安神

  • 解析:不寐伴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为心脾两虚之证,故治疗应养血安神。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