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不破坏红细胞的前提下,下列哪个因素的变化对红细胞凝集强度影响不大
  • 正确答案 :A
  • 渗透压

  • 解析: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抗原抗体的浓度、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

  • [单选题]干化学法测定尿液蛋白质的最适pH范围是
  • 正确答案 :C
  • 4~7

  • 解析:试带法测蛋白质是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故最适pH值应包含有蛋白质的等电点(pH4.7)。

  •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要点是
  • 正确答案 :D
  • Ph染色体阳性

  •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阳性。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 正确答案 :B
  • 尿中检出本周蛋白

  •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骨髓象内的骨髓瘤细胞>10%,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尿中检出本周蛋白具有决定性意义。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常规的突出变化是
  • 正确答案 :C
  • 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 解析: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加,少数可减低。病程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以后淋巴细胞占60%~97%,并伴有异形淋巴细胞。

  • [单选题]无论是化学法还是酶法测血清TG,最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D
  • 血清中的游离甘油

  • 解析:化学法和酶法测血清TG都是通过测定三酰甘油水解出的甘油来实现,血清中游离甘油的量最干扰测定结果。

  •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
  • 正确答案 :C
  • 胰α淀粉酶

  •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胰α淀粉酶。

  • [单选题]细菌经革兰染色,结果是
  • 正确答案 :C
  • 革兰阳性菌为紫色,革兰阴性菌为红色

  • 解析:革兰染色是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成紫色的是革兰阳性菌,红色的是革兰阴性菌。

  • [单选题]具有分支菌酸的细菌是
  • 正确答案 :A
  • 星型诺卡菌

  • 解析:对人致病的放线菌按是否含有分支菌酸分为两大类,诺卡菌属、蛛网膜属、分支杆菌属等含分支菌酸。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 正确答案 :B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该菌分解乳糖产酸,使牛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冲散凝固的酪蛋白,并将封固液面的凡士林层顶开,甚至冲掉试管口的棉塞,气势汹涌,称“汹涌发酵”现象。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病毒的基本结构
  • 正确答案 :B
  • 核衣壳

  • 解析: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病毒的基因组、蛋白衣壳。核衣壳是病毒核酸和蛋白衣壳的总称。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 正确答案 :C
  • 2012年6月26日


  • [单选题]有关细胞因子的ELISA测定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ELISA方法可检测可溶性细胞因子

  • 解析:ELISA方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细胞因子免疫测定方法,主要用于可溶性细胞因子的检测,其缺点是,测定的是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性,而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正常生理情况下,血循环中各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极低,使用血清或血浆标本检测不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检测单个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特性。所以只有A对。

  • [单选题]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 正确答案 :C
  • SS平板

  • 解析:选择培养基即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以抑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的生长。例如培养肠道致病菌的SS琼脂,能抑制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使致病的沙门菌、志贺菌容易分离到。

  • [单选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骨髓原始粒细胞占
  • 正确答案 :B
  • 5%~20%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麻醉学(中级)[代码:347]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