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对胫腓骨间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正确答案 :E
  • 胫骨下端与外踝之间有关节

  • 解析:腓骨下端、胫骨下端及距骨构成踝关节,胫骨下端与外踝之间有韧带连接,没有关节,故本题选择E。

  • [单选题]65岁男性,因右上肢放射痛伴手指麻木,动作不灵活2年。颈肩部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右上肢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握力减弱,肌张力减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 )
  • 正确答案 :D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解析:患者颈肩部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考虑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本题答案选择D。

  • [单选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畸形是
  • 正确答案 :B
  • 银叉型

  • 解析: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后远端向桡背侧移位,形成的畸形是银叉型和枪刺型,故本题答案选择B。

  • [单选题]24岁,女性患者,背痛,体检发现胸椎角状后突畸形,伴低热,血沉增快,主要考虑是
  • 正确答案 :D
  • 胸椎结核

  • 解析:患者有低热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脊椎局部疼痛,后凸畸形,血沉快,均支持结核诊断,化脓性脊椎炎起病急,局部及全身症状重,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即可出现骶髂关节疼痛,背痛较广泛,本题答案选择D。

  • [单选题]中度营养不良患者白蛋白水平为
  • 正确答案 :B
  • 21~27g/L

  • 解析:根据血白蛋白水平将营养不良分轻度(28~34g/L)、中度(21~27g/L)和重度(<21g/L)。因此,B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男,46岁,坐在石凳上下棋半天,次日晨起觉右臀部酸胀不适,并向下肢放散,影响走路 。查体腰部(-),臀部局限压痛点并向远端放散,足背痛觉迟钝。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C
  • 梨状肌综合征

  • 解析:本病是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所致,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臀部梨状肌部位有局限压痛点,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鉴别点为本病无腰部症状。致病的相关因素有臀部注射药物、臀部外伤、臀部着凉等。

  • [单选题]维持足弓的最主要结构是
  • 正确答案 :B
  • 足部的韧带

  • 解析:足纵弓又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两部。内侧纵弓在足的内侧缘,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内侧第1~3跖骨构成,弓背的最高点为距骨头。于直立姿势时,在前后两个支点。前支点为第1~3跖骨小头,后支点为跟骨结节。此弓由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长屈肌腱以及足底的短肌、跖长韧带及跟舟跖侧韧带等结构维持,其中最重要的是跟舟跖侧韧带,此韧带起着弓弦的作用。此弓曲度大,弹性强,适于跳跃并能缓冲震荡。外侧纵弓在足的外侧缘,由跟骨、骰骨及第4、5跖骨构成,骰骨为弓的最高点。前、后支点分别为第4、5跖骨小头和跟结节的跖面。维持此弓的结构有腓骨长肌腱、小趾侧的肌群、跖长韧带及跟骰跖侧韧带等。弓弦是跟骰跖侧韧带。

  • [单选题]女性,35岁,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伤后腕关节肿胀,疼痛1小时来院。该患者的诊断首先要考虑
  • 正确答案 :B
  • Smith骨折

  • 解析: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是Smith骨折的典型受伤机制。

  • [多选题]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的X线片特征为
  • 正确答案 :ABCD
  • 骨折累及三柱

    骨折平面可见破坏性病损(邻近椎间盘的椎体-终板侵蚀性改变)

    部分骨质吸收而出现断端分离

    假关节形成及局部后凸畸形

  • 解析: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的X线片特征为骨折累及三柱,部分骨质吸收而出现断端分离,骨折平面可见破坏性病损,假关节形成及局部后凸畸形,本题答案选择ABCD。

  • [多选题]关于髋臼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CDE
  • 窝内有股骨头韧带

    窝内有月状面

    一个完整的球凹

    股骨头大部分在髋臼窝内

  • 解析:由髂、坐、耻三骨组成,答案A描述错误。

  • [单选题]高处坠落致脊髓损伤后,以下检查最能准确地确定脊髓损伤的部位与程度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检查感觉与运动

  • 解析:脊髓神经解剖的节段结构特点决定了脊髓损伤的节段性表现。脊髓损伤后,在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故本题答案选择B。

  • [多选题]可导致瘀血的发生的常见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ABCDE
  • 气虚

    气滞

    血寒

    血热

    外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小儿外科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