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题目: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是 ( )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听神经瘤占桥小脑角肿瘤的百分率是
70%~80%
[单选题]噪声性聋
又称慢性声损伤
解析:噪声性聋是由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声损伤。而由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引起的是急性声损伤,爆震性聋即为急性声损伤。引起噪声性聋的声音是噪声,即一种在频率和强度上无规律的随机组合声音,也包括超声(频率大于20000Hz)及次声(频率小于16Hz)。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不仅是听觉系统,而且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甚至心理、精神方面的损害。
[单选题]甲状腺与喉血管神经的解剖关系不正确的是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平行
解析:甲状腺下动脉在甲状腺侧叶下级的后方与喉返神经有复杂的交叉关系
[单选题]构成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蚊虫寄生
[单选题]伦理委员会作用不包括
保证科研论文顺利发表
解析:伦理审查的内容包括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以及知情同意书的审查。我国卫生部修订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第二十条将其伦理审查的内容具体化为(1)研究者的资格、经验是否符合试验要求。(2)研究方案是否符合科学性和伦理原则的要求。(3)受试者可能遭受的风险程度与研究预期受益相比是否合适。(4)在办理知情同意过程中,向受试者(或其家属、监护人、法定代理人)提供的有关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得知情同意的方法是否适当。(5)对受试者的资料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6)受试者入选和排除的标准是否合适和公平。(7)是否向受试者明确告知他们应该享有的权益,包括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退出而无须提出理由且不受歧视的权利。(8)受试者是否因参加研究而获得合理补偿,如因参加研究而受到损害甚至死亡时,给予的治疗以及赔偿措施是否合适。(9)研究人员是否有专人负责处理知情同意和受试者安全的问题。(10)对受试者在研究中可能承受的风险是否采取了保护措施。(11)研究人员和受试者之间有无利益冲突。
[单选题]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医德情感是
同情
解析:本试题是对医德情感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考题。医德情感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其中同情感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医德情感,责任感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而事业感又是在责任感基础上的升华。因此,本试题正确的选择应是C,有66%的应考者选择了此答案。但是,也有16%的应考者选择了B,而B是医师的美德,并非医德情感的内容。
[单选题]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伦理学产生的影响是
医德理论和医德观念发生变化
[单选题]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内容的一项是
中西医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