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法学专家丁说: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题目:根据某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决定在某地区修建一条区级公路,就修建公路的占地情况,该地区政府与当地群众达成一致的赔偿协议,大部分群众已经领取了拆迁补偿款,协助完成拆迁工作,然而也有少部分“钉子户”拒绝拆迁,此事一出,大家议论纷纷,下面关于大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本题答案选择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72岁村民甲以其子乙长期不提供衣食、不送医院治病为由,诉请法院判令乙履行赡养义务。为宣传法律,教育群众,法院决定将该案在当事人所在村庄公开审理,村民均可旁听。乙提出法院侵犯其隐私,剥夺其司法民主方面的有关权利。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司法民主要求所有案件均应无例外公开审理,以促进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法院就地审理体现了司法目的民主,体现司法为民理念 

    法院公开审判遵循了司法公开制度的规定,符合司法程序民主要求 

    法院就地审理未经乙同意,违反司法主体民主和司法体制民主 

  • 解析:

    【答案】BC

      【考点】司法的民主性

      【解析】司法的民主性是指司法应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审判活动应体现民主性,并应受到人民的有效监督。司法的民主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本质所在,它要求司法审判人员应当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主持正义、维护公正、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并且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选项A错误。并非所有案件均应公开审理,特定案件根据法律规定应当不公开审理,如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选项B正确。本题中法院为宣传法律、教育群众而就地公开审判,体现了司法目的的民主,体现司法为民理念。选项C正确。根据法律规定,除特定案件外,民事案件一律公开审判,因此,法院公开审判遵循了司法公开制度的规定,符合司法程序民主要求。选项D错误。本案不属于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公开审理。

     


  • [多选题]日本于1889年2月11日正式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后来通称“明治宪法”。关于该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 它是基于君主主权思想制定的一部“钦定”宪法

    它对人民的权利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并且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剥夺

    它深受法国宪法的影响,仅有3条为日本所独创

    是一部带有明显封建性和军事性的宪法

  • 解析:

    、【答案】BC

      【考点】本题考点是日本宪法的发展

      【解析】本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A“它是基于君主主权思想制定的一部‘钦定’宪法”属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选项D也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

     


  • [多选题]段某拥有两块山场的山林权证。林改期间,王某认为该山场是自家的土改山,要求段某返还。经村委会协调,段某同意把部分山场给与王某,并签订了协议。事后,段某反悔,对协议提出异议。王某请镇政府调处,镇政府依王某提交的协议书复印件,向王某发放了山林权证。段某不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在县政府作出维持决定后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对镇政府的行为,段某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当事人未能提供协议书原件,法院不能以协议书复印件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 [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哪一项是划分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标准?
  •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 [多选题]甲与乙结婚后因无房居住,于2000年8月1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10万元购房,约定5年后归还,未约定是否计算利息。后甲外出打工与人同居。2004年4月9日,法院判决甲与乙离婚,家庭财产全部归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乙偿还10万元及利息

    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偿还10万元

    借期届满后,丙只能要求甲和乙分别偿还5万元

    借期届满后,丙有权要求甲和乙连带清偿10万元及利息


  • [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时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不以战时论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单位,但是都是一般主体

  • 解析:

    【考点】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犯罪构成


  • 推荐下载科目: 证券从业 导游资格 人力资源师 司法考试 管理咨询师 教师公开招聘 技工类 营销师 食品安全员 黄金从业资格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