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血中Hb含最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
  • 正确答案 :B
  • < 60g/L


  • [单选题]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解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单选题]男,37岁。确诊肝硬化5年,进食后1小时时呕吐暗红色血约400ml,血压70/40mmHg,心率120次,分。此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正确答案 :A
  • 静脉注射止血药


  • [单选题]男性,24岁,胸部外伤后左侧肋骨骨折及血胸,下列哪种征象不提示胸内进行性出血()
  • 正确答案 :B
  • 经输血、补液后血压才开始回升


  • [单选题]某地山村,不少小儿生后表现智力低下,对声音无反应,运动障碍,有的皮肤粗糙,身材矮小,四肢粗短。为预防此病,下列措施哪项不正确()
  • 正确答案 :E
  • 给孕妇多食含氟食物


  • [单选题]子宫内膜切片显微镜下示腺体高度弯曲扩张,腺上皮细胞增大,细胞内糖原增多,有糖原等溢入腺腔,间质水肿,间质细胞增大,以上组织学变化属于子宫内膜哪一期()
  • 正确答案 :E
  • 分泌晚期


  • [单选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一方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人身损害之日起()
  • 正确答案 :D
  • 1年内

  • 解析: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 [单选题]大咯血的临床判断标准为
  • 正确答案 :E
  •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 [单选题]男性,60岁,有肺气肿史,发热咳嗽1周,痰量多而粘稠,胸片示:右上肺大片状阴影,内有多个空腔,水平裂呈向下弧形。治疗上选择
  • 正确答案 :E
  • 阿米卡星+头孢西丁


  • [单选题]男,55岁,有冠心病史,6小时前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状痰。查体:极度烦躁不安,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该患者奔马律的发生机制是
  • 正确答案 :B
  • 左室舒张早期容量负荷过度


  • [单选题]34岁经产妇,妊娠39周,臀位临产1小时入院。有少许阴道出血。入院后自然破水,即刻听胎心90次/分,本病历首先应考虑诊断为
  • 正确答案 :B
  • 脐带脱垂


  • [单选题]医患关系是一种
  • 正确答案 :C
  • 信托关系


  • [单选题]向心性肥胖是由于下列哪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 正确答案 :C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促使脂肪发生重新分布(向心性分布,呈现国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

  • [多选题]婴儿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正确答案 :ABDE
  • 失水量为50~100ml/kg

    皮肤弹性差

    尿量明显减少

    眼窝明显凹陷

  • 解析:脱水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度,治疗时根据其脱水程度的不同决定补液量和补液速度。①轻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3%~5%(体重下降3%~5%),临床表现不明显,稍有精神不振、轻微口渴、尿少、皮肤弹性正常。②中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10%(体重下降5%~10%)。临床表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③重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10%以上。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反应差,无欲状,躁动或昏睡,四肢凉,脉细弱,皮肤弹性消失,尿极少或无尿,血压下降。

  •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4周前出现高热、面部红斑,日晒后出现水疱、血疱,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同时伴有口腔溃疡、咽痛。超声检查提示:少量心包积液。血ANA1:320。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 正确答案 :C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上强调早期、个体化方案及联合用药的原则。根据患者有无器官受累及病情活动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重症患者应积极用药治疗,病情控制后给予维持治疗。SLE目前无法根治,但合理治疗后可以达到长期缓解,尤其是早期患者,药物治疗一般首选激素治疗。而对于活动程度较严重的SLE,应同时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 [单选题]与某人有多次交往,但总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做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 正确答案 :B
  • 首因效应

  • 解析: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