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大多数死胎在胎儿死亡多长时间排出
  • 正确答案 :B
  • 2~3周


  • [单选题]第三产程在子宫下段发生狭窄环可造成
  • 正确答案 :A
  • 胎盘嵌顿


  • [单选题]宫颈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息肉摘除并送病理检查


  • [单选题]女性,52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及白带增多2个月来就诊。妇科检查:子宫颈呈菜花样,约3cm直径,其边缘达右侧阴道穹隆,子宫中位,6周妊娠大小,两侧附件软,宫颈活检报告为:鳞状细胞癌Ⅲ级,无远处转移,其临床分期为
  • 正确答案 :D
  • Ⅱa


  • [单选题]55岁子宫内膜癌ⅠA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应是
  • 正确答案 :C
  •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 解析:ⅠA期淋巴转移率低,可不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年龄较大,不需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故不选E。

  • [单选题]患者28岁,停经13周,阴道不规则出血10天。宫底耻骨上3横指,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见宫腔内充满弥漫分布的光点和小囊样无回声区图像。胸片正常,诊刮病检提示滋养细胞增生,可见绒毛结构。应诊断为
  • 正确答案 :D
  • 良性葡萄胎


  • [单选题]26岁初产妇,妊娠38周,临产5小时,LSA,突然破水,胎心110次/分,肛查不清,即行阴道检查,宫口开大4cm,阴道内扪及一束状物,徒手将束状物送回宫腔后,胎心140次/分,其下一步的处理是
  • 正确答案 :C
  • 立即剖宫产

  • 解析:脐带脱垂是对胎儿危害极大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胎儿死亡率高。此外,脐带脱垂回纳后,再次脱垂的机会大,所以应尽快取出胎儿。由于该产妇宫口未开全,短时无法从阴道分娩,所以应立即行刮宫产,不可等待。

  • [多选题]下列哪项检查可以反映雌激素的分泌水平
  • 正确答案 :BCE
  • 尿雌三醇

    阴道脱落细胞中大部分为角化细胞

    宫颈黏液呈羊齿状结晶


  • [单选题]电子胎儿监护胎心率(FHR)变化与子宫收缩完全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正弦波形

  • 解析:参见第3题答案。晚期减速特点是FHR多在宫缩高峰后开始出现,即波谷落后于波峰,时间差多在30~60秒,下降幅度<50bpm,一般认为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加速指宫缩时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持续时间>15秒,是胎儿良好的表现;早期减速特点是胎心率曲线下降几乎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发生,为宫缩时胎头受压引起;变异减速特点是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一般认为系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轻度变异减速脐带仅短暂受压;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表明胎儿储备力良好。

  • [单选题]梗阻性黄疸常见
  • 正确答案 :D
  • 白陶土样便


  • [多选题]肾小管性蛋白质尿可见
  • 正确答案 :CDE
  •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盂肾炎

    高血压


  •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 正确答案 :DE
  • 越鞠丸

    柴胡疏肝散


  • [单选题]孕妇缺钙最常见的是引起
  • 正确答案 :A
  • 腓肠肌痉挛

  • 解析:下肢肌肉痉挛是孕妇缺钙表现,发生于小腿腓肠肌,于妊娠后期多见,常在夜间发作。痉挛发作时,应将痉挛下肢伸直使腓肠肌紧张,并行局部按摩,痉挛常能迅速缓解。

  • [单选题]属于Ⅲ度胎盘早期剥离临床表现的项目,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

  • 解析: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瞍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呈正相关,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少量阴道流血及血性羊水,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以胎盘附着处最著,若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则子宫压痛不明显,但子宫比妊娠周数太,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增高。偶见宫缩,子宫多处于高张状态,子宫收缩间歇期不能放松,因此胎位触不清楚。若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2,胎儿因缺氧死亡,故重型患者的胎心多已消失。故选择D。

  • [多选题]妊娠合并肠梗阻的项目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 受增大子宫影响,肠梗阻失去典型症状和体征

    经非手术治疗缓解可以继续妊娠

    易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肿瘤内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风湿病(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