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地处北方的某城市,市区人口30万,集中供暖。现拟建设一栋三层框架结构建筑,地基土层属季节性冻胀的粉土,标准冻深2.4m,采用柱下方形独立基础,基础底面边长b=2.7m,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永久荷载产生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144.5kPa。试问,当基础底面以下容许存在一定厚度的冻土层且不考虑切向冻胀力的影响时,根据地基冻胀性要求的基础最小埋深(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解析:根据《地规》第5.1.7条,要求设计冻深为:[JZ635_251_1.gif] 查表得:[JZ635_251_2.gif] 由题意有z[XB0.gif]=2.4,故z[XBzd.gif]=2.4624m 根据《地规》第5.1.8条,要求最小埋深为:[JZ635_251_3.gif] 根据《地规》表G.0.2注4,采用基底平均压力为0.9×144.5=130kPa 查表G.0.2得h[XBzmzazx.gif]=0.70m 故d[XBzmzizn.gif]=2.4624-0.70=1.7624m 注意:当城市市区人口为20万~50万时,环境影响系数[JZ635_251_4.gif]一项按城市近郊取值。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应正确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地基基础的设计包括承载力计算、变形验算、稳定性分析和构造设计等内容。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季节性冻土条件下,保证基础稳定性的基础埋深确定。 2.了解和掌握季节性冻土条件下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 3.自重对基础的抗冻胀有利,自重产生的荷载效应分项系数应按0.9取用。 【解题分析】 1.季节性冻土条件下基础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要求基础有合理的埋深。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1.7条,设计冻深为:[JZ635_251_1.gif],一般可在考虑土体类别、土的冻胀性及环境的影响系数后,对标准冻深进行修正后得到,其中,标准冻深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F确定,也可根据不少于10年的多年实测资料的平均值确定。 2.影响冻深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气温,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及一些垂直气候特点明显的南方寒冷山区,必须考虑冻胀因素确定基础埋深。 3.土体类别不同,其导热系数不同,会直接影响地基土的冻深,一般地,粗粒土的导热系数较大,其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程度较大,冻深也较大;由于热岛效应,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外,在规范中采用环境因素来考虑,当城市市区人口为20万~50万时,按城市近郊取值。 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1.8条,要求最小埋深为:[JZ635_251_3.gif]。基础附加应力是影响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冻土层厚度的因素之一,对基础抵抗冻胀有利,当附加应力较大时,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的厚度也较大。根据结构设计可靠性基本原理,确定允许残留冻土层厚度的基底平均压力代表值应为永久荷载标准值效应乘以0.9。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框架柱KZ1剪跨比大于2,配筋如图(B)所示,试问,图中KZ1有几处违反规范的抗震构造要求,并简述理由。 提示:KZ1的箍筋体积配箍率及轴压比均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