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诉讼时效的中断
题目: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表示同意支付拖欠的工程款,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后果。
解析:《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本题中,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时,起算施工企业的诉讼时效。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表示同意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因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故B选项正确。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A选项中的诉讼时效中止要求中止事由为客观事件,且客观事件必须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与本题的情形不同。C、D选项干扰度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的中断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劳动合同的变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建筑公司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变更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变更劳动合同可在合同有效期、包括履行完毕之前的整个有效期进行,因此选项A、C、D符合《劳动合同法》。
[单选题]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控制工作的核心是( )。
分析比较结果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和原因
解析: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它是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单选题]某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在组织项目施工,为了赶工期,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某分项工程返工,使其施工项目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的处理主要是( )。
追究经济责任
解析:项目经理由于工作失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使其管理的施工项目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该施工企业对其处理主要是追究经济责任。如果由于项目经理违法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企业才可能追究其法律责任。企业没有取消建造师资格的权力。故选项B正确。
[单选题]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并造成毗邻财产受损,承包人随即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判断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关键在于它是否已经( )。
按规定保护了事故现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事故按照损失严重程度的分类。按照规定,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者,判定为重大质量事故。所以,选项C正确。
[多选题]在下列关于合同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合同当事人在合法的条件下,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合同
设计合同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合同的变更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的,推定为未变更
解析:该题选项难点主要在B、C、D三个选项的判断上。B项表述错误是因为这种变更还有一个前提是须经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工程变更不属于合同变更是因为工程变更往往不是签订合同的主体协商确定的,一般是由工程师单方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决定的。设计变更与工程变更不同,设计变更往往是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单位综合考虑分析后再出具设计变更单,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答案选定为A、C、E。
[单选题]下列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工程总承包单位不得将项目中的设计和施工业务一并或分别分包给其他单位
[单选题]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间为2016年12月30日,合同实施过程中因承包人施工质量不合格返工导致总工期延误了2个月;2017年1月项目所在地政府出台了新政策,直接导致承包人计入总造价的税金增加20万元。关于增加的20万元税金责任承担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由承包人承担,理由是承包人责任导致延期、进而导致税金增加
解析: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28天,非招标工程以合同签订前28天为基准日,其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增减变化的,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据此发布的规定调整合同价款。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且上述规定的调整时间在合同工程原定竣工时间之后,合同价款调增的不予调整,合同价款调减的予以调整。因此,正确选项是A。
[单选题]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该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的内容不包括( )。
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解析: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宜进行评审。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②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③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④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