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出来的一种程序化的小组讨论过程是( )
  • 正确答案 :C
  • 选题小组讨论


  • [单选题]将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按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死因顺位

  • 解析:人口死亡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指标,如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死因顺位是将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按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

  • [单选题]夏、秋季节海产鱼、虾中检出率较高的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 :B
  • 副溶血性弧菌

  • 解析: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革兰阴性弧菌,在无盐的培养基中不生长,主要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以带鱼、墨鱼、虾、蟹、贝和海蜇较为多见。沙门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葡萄球菌中毒食品常见于奶及奶制品、蛋类和各类熟肉制品等。故选B。

  • [单选题]下列对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有帮助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血尿素氮升高

  •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可导致肠源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升高。

  • [单选题]以下与呼吸困难无明显关系的疾病为
  • 正确答案 :B
  • 急性胃炎

  • 解析: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因此与呼吸困难无明显关系。混合型呼吸困难常见重症肺炎、大面积肺栓塞、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排除A、C;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呼吸困难为中毒性呼吸困难,排除D;脑出血导致的呼吸困难为中枢性呼吸困难,排除E。故本题选B。

  • [单选题]有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特殊类型的上感包括疱疹性咽峡炎和咽结合膜热

  • 解析: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感染,婴幼儿全身症状相对重而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 [单选题]下列有关胰腺癌的描述,哪项正确( )
  • 正确答案 :D
  • 肝转移多见


  • [单选题]急性乳腺炎最常发生在产后( )。
  • 正确答案 :D
  • 第1个月

  • 解析: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98%发生在哺乳期,80%以上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哺乳期的3~4周内。

  • [单选题]主热证的面色为
  • 正确答案 :B
  • 赤色

  • 解析: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黄色主脾虚、湿证。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故选B。

  • [单选题]下列证候除哪项外,均可出现胁痛( )。
  • 正确答案 :E
  • 肝阳化风

  • 解析: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均可导致胁痛。

  • [单选题]拔罐法治疗泄泻,宜选取的穴位有( )。
  • 正确答案 :C
  • 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大肠俞

  • 解析:拔罐法治疗泄泻:取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大肠俞。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3日为一疗程。

  • [单选题]热秘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A
  •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 解析:益气润肠是气虚秘的治法;顺气导滞是气秘的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是冷秘的治法;养血润燥是血虚秘的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是治疗热秘的治法。

  • [单选题]患者带下量多,质清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腰腹冷痛,面色晦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迟。其治法是
  • 正确答案 :A
  •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 解析:肾阳虚证的主要症状: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常用中成药:艾附暖宫丸。

  • [单选题]新生儿,出生后7天体检正常,到家中做健康指导应告知家长预防意外事故的重点是
  • 正确答案 :D
  • 喂奶后窒息

  • 解析:意外窒息是1~3个月婴儿常见的伤害,是婴儿期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见于家长照顾不周或护理婴儿的行为不正确,如果注意预防,这类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公卫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