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2005)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
  • 正确答案 :C
  • 心、肾、脾

  • 解析: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组织。当梗死灶形成时,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为白色梗死)。

  • [单选题]赵某因为输血不幸成为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现在怀孕3个月。赵某到其住所地的妇幼保健院进行正常的产前检查,医生钱某接待了她。医生钱某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向医疗机构负责人请示后决定是否为该孕妇提供服务

  • 解析:《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故本题选E。

  • [单选题]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
  • 正确答案 :A
  • 病因预防

  • 解析:三级预防包括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即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等。故本题选A。

  • [单选题]关于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下列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气促不明显

  •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肿型又称红喘型,患者常为瘦长体型,多见于老年人,临床隐匿起病,由于常发生过度通气,可维持氧分压正常,呈喘息外貌,气促明显,听诊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可有湿啰音,故选B。

  • [单选题]男孩,19岁。因腹痛来院就诊。查: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成片状小出血点,尿常规发现血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E
  • 过敏性紫癜肾炎

  • 解析:过敏性紫癜特征:皮肤黏膜瘀点(局限于四肢),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改变。其中肾型病情最为严重,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故选E。

  • [单选题]手部开放性损伤中刺伤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创口小而深,可损伤深部组织

  • 解析:手部开放性损伤中刺伤的特点是创口小而深,可损伤深部组织

  • [单选题]24岁,女性患者。体检发现胸椎角状后突畸形,主要考虑是
  • 正确答案 :D
  • 胸椎结核

  • 解析:胸椎结核受累的脊柱表现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故应选D。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人体试验道德原则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保障受试者绝对安全的原则

  • 解析: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包括A、B、C、E,而不包括D,即D是正确答案。因为,人体试验虽以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作为基础,但由于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与真正的人体试验是有差别的,如人的体外研究和动物试验产生的副作用很小,但用到人身上可能较大。因此,人体试验强调维护受试者的利益,但并不能保障其绝对安全。

  • [单选题]女,30岁。左小腿外侧皮肤红、肿、热、痛3天,范围迅速向周围扩散。查体:左小腿外侧中下1/3处范围约5cm皮肤发红,指压可稍褪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病灶中央坏死,有较多量粉红色稀薄脓液流出。其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 :B
  • β溶血性链球菌

  • 解析:熟悉常见致病菌感染后,对组织破坏的特点,及其产生脓液的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扩散、缺乏局限化倾向、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大肠杆菌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脓液稠厚,有粪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脓液淡绿色,甜腥臭。变形杆菌,脓液有特殊臭味。根据脓液的性状、颜色、臭味,可以大致鉴别感染的细菌种类。

  • [单选题]左心衰竭患者合并右心衰竭后,可能减轻左心衰竭时的临床症状是
  • 正确答案 :B
  • 喘憋

  • 解析:左心衰竭以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为主,射血分数减低,心排血量减少,以症状为主,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大汗、烦躁不安,可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如进一步进展可合并右心衰竭,即全心衰竭,注意这时因为右心排血量减少,可能会有病人感觉气促缓解的假象。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