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伪证罪

题目:下列犯罪中,以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要件的犯罪包括( )。

解析:解析:伪证罪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而枉法裁判罪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发生在诉讼程序结束之后;窝藏罪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开始之前或之后。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判断题身强力壮、有较丰厚收入的儿子,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治疗而死亡。行为人之行为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杀人罪。 ( )
  • 错误

  • 解析:解析:儿子缺乏故意杀人的故意,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是构成遗弃罪。

  • [单选题]某厂更夫甲傍晚烧完更房火炕锁门回家吃饭,约3个钟头后回厂,发现火炕起火,烧坏被褥与更房,电话线也烧断,等呼救来人灭火,已烧毁车间厂房5间与机器多台,损失数十万元。某甲的行为构成( )。
  • 失火罪

  • 解析:解析:甲因疏忽大意而发生火灾,由于甲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应认定为失火罪。

  • [单选题]对于一般主犯,( )。
  • 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 解析:解析:参见《刑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定。关于主犯问题,考生还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主犯的分类。我国刑法中的主犯分为以下三类:(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是首要分子的一种:(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是首要分子的一种;(3)在其他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刑法》对于上述三类主犯的处罚原则是不同的:对第一类主犯,即对组织、领导(起策划、指挥作用)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依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依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 [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该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
  • 授权性规范


  • [单选题]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构成( )。
  • 盗窃罪

  • 解析:解析:甲意图侵害此客体,实际侵害彼客体,根据客体错误的处断原则,应当按意图侵害的客体构成的犯罪定罪处罚。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甲的行为只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盗窃枪支罪。

  •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