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新生儿溶血

题目:以下不属于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解析:新生儿溶血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 )
  • 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具有抗原特异性


  • [单选题]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
  • 带电现象

  • 解析:细菌的带电现象与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切。

  • [单选题]慢性溶贫时,评价尿中尿胆原下列不正确的是( )
  • 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

  • 解析:慢性溶贫时,肝脏可以充分处理再吸收入血的尿胆原,以至尿中尿胆原不增高。

  • [单选题]钙在血液中有很多种存在形式,临床上由于血清钙异常引起症状时,多由于哪种形式的变化所致
  • 离子钙

  • 解析:临床上由于血清钙异常引起症状时,多由于离子钙浓度变化所引起。

  • [单选题]严重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
  • 酮症酸中毒

  • 解析:考点: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也是肝脏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极微量)三者合称酮体。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少量生成。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动员加强,乙酰CoA生成增多,酮体合成增高,血液酮体的含量可高出正常情况的数倍。酮体的利用:①场所:肝外组织(脑、骨骼肌等);②参与反应的酶: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肝中缺乏这两种酶,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能利用酮体。生理意义:为肝外组织提供有用的能源,是脂肪酸在体内氧化分解供能的另一种转运方式(脑组织和肌肉组织)。病理作用:饥饿时或糖尿病病人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动员加强,肝内产生酮体量大于肝外利用酮体量,引起酮症酸中毒、酮血症、酮尿症。

  • [单选题]可检测基因拷贝数变化的是( )
  • Southernblotting

  • 解析:考点:基因拷贝数分析技术。分析基因拷贝数,实质上就是对基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技术包括DNA印迹、实时定量PCR技术等。

  • [单选题]下列方法中不用于检测基因结构异常的是
  • 生物芯片


  • [单选题]在牛乳培养基中可呈现“汹涌发酵”现象的厌氧菌为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棉状碎块。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这种现象称为“汹涌发酵”,是本菌的特点之一。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