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一般法与特别法

题目: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 )。

解析:C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关于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
  • 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

    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既遂的必备要件

    行为犯的既遂不要求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

    危险犯的既遂不要求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

  • 解析:解析: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比如间接故意杀人行为。结果犯是指以危害结果为犯罪既遂的必备要件的犯罪。行为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危险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因此行为犯与危险犯都不是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标志的。

  • [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 )。
  • 国务院

  •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第(14)项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因此C是正确的。

  • [单选题]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 )。
  • 一切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为一切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 [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财产中应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
  • 首饰

  • 解析:解析:记名有价证券、毒品、麻醉品、违禁品、盗窃物和赃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物权法并没有明确盗窃物和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但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赃物,即使买受人购买赃物时出于善意,也不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所以,如果所有人因为被盗而丧失对其财产的占有以后,不论财产辗转于何人之手,所有人都有权请求最后占有人返还,如果最后占有人是善意,所有人在取回该物时,应该补偿占有人的损失。

  • [多选题]剥夺政治权利与哪一个刑种或刑罚执行方法的刑期,不是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
  • 缓刑

    拘役

    死缓减为有期徒刑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55条第2款的规定,判处管制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期限相同,同时执行。因此排除选项B。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而又被判缓刑的,应该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根据我国《刑法》第44条和第58条的规定,拘役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及于主刑,同样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罪犯不享有政治权利,但不需要计算在内。该剥夺政治权利从主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根据我国《刑法》第51条和第57条第2款的规定,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从死缓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同时,剥夺政治权利也减少,其计算从该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

  •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大赦既赦其刑,又赦其罪

    特赦只赦其刑,不赦其罪

    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 解析:解析:大赦与特赦是赦免的两种类型,选项A,B正是两者的区别点。选项C错误,因为大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刑法》第65条,第66条中的“赦免”是指特赦。选项D是正确的,参见《宪法》第67条,第80条的规定。

  • [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 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

    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1)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3)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4)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 [多选题]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是( )。
  • 法人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通过其机关或管理人员的行为来实现的

  • 解析:解析: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并通过其机关或管理人员的行为来实现。不同类型的法人享有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法院有权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限制或剥夺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BC是错误的,AD是正确答案。

  • [多选题]有权继承父母遗产的子女包括( )。
  • 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

    养子女

  •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我国继承法中对于“子女”的范围确定。

  •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