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25~50;50~80;80~100
题目: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隔为( )m,交通干道为( )m,一般道路为( )m。
解析:废物箱是设置在公共场合,供行人丢弃垃圾的容器,一般设置在城市街道两侧和路口、居住区或人流密集地区。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防雨、阻燃。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距25~50m,交通干道50~80m,一般道路80~100m,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按100m左右间隔设置。公共场所应根据人流密度合理设置。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 )。
空间形态的改变
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人口的集中
[单选题]一般台阶式是( )的地面规划形式。
山区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地面规划形式。一般平原或河滩用地规划为平坡式,山区规划为台阶式,而丘陵则随其起伏规划成平坡与台阶相间的混合式,河岸用地有时为了客货运输和美化景观规划使台阶式或低矮台阶与植被组成平坡式。
[单选题]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与动力,同时也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接纳劳动力的主体的是( )。
工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工业是近现代城市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于正处在工业化时期的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工业不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与动力,同时也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接纳劳动力的主体。
[多选题]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的文字说明的内容包括( )
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
解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的文字说明的内容包括: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原则确定市域总人口、城镇化水平及各城镇人口规模;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初步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的是( )
现状调研与前期研究
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单选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的是( )
可达性较高的地区
解析: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1)与中央商务区(CBD)的距离;(2)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3)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4)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