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 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题目:15 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解析:题干文字首先指出了儒家思想的缺陷,但这显然不是的作者的根本目的。从“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批判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继承传统文化。 A 、 B 两项显然不符合题意, D 项在题干中虽有涉及,但并非这段文字的主旨。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 )
780元
解析:甲捐款是另外三人总数的一半,则甲捐款份额占总款数的份额是1/3,以此类推,乙占的份额是1/4,丙占的份额是1/5,则丁占的份额为1-1/3-1/4-1/5=13/60,而丁捐款169元,故总款数是169×60/13=780元,故选A。
[多选题]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可能( )。
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不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解析: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可能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可能不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单选题]某野外工作站存有16人可吃15天的米,16人吃了5天后,走了6人,余下的可吃多少天?
18
[单选题]中国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曾经有:①竹简,②青铜器,③帛书,④甲骨,⑤纸张,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④②①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