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脊髓背角存在()
  • 正确答案 :B
  • 刺激脊髓Ⅰ板层和Ⅱ板层会引发疼痛

  • 解析:雷氏分层将脊髓灰质分为10个板层,分别为Ⅰ—Ⅹ板层。Ⅰ—Ⅵ板层位于后角,Ⅶ—Ⅸ板层位于腹侧角,Ⅹ板层围绕在脊髓中央管的周围。Ⅰ板层也称为后角边缘核,其神经元主要接收背外侧束的神经传入,传递痛觉和温度觉。Ⅱ板层称为脊髓胶状质,其神经元上有μ和K阿片受体,C纤维终止于该区域。Ⅰ板层和Ⅱ板层可见于脊髓全长。Ⅰ板层的神经元投射至丘脑。WDR神经元集中于Ⅴ板层。

  • [单选题]下列哪个是关于药物滥用的一个漫长而繁琐的研究工具,很好但在繁忙的疼痛门诊设置不太实用()
  • 正确答案 :D
  • 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

  • 解析: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用来评估药物滥用治疗的需要尤其有效。它设计为有200项时长评估七个潜在问题领域由培训过的采访员实施。

  • [多选题]关于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运动异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D
  • 大约50%的患者出现活动减少和生理震颤的幅度增加

    大脑皮质运动处理异常

  • 解析:高达50%的CRPS患者显示只有10%的慢性患者被观察到患肢活动范围减少,生理性震颤幅度增加,活动力量降低,肌张力障碍。这些运动变化与外周系统关系不大,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处理异常结果。

  • [单选题]以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脊髓中线传导通路是治疗慢性内脏疼痛的可能刺激靶点

  • 解析:A.脊髓背角通路在传送内脏疼痛中起到重要作用。 B.已经有个案报道脊髓电刺激治疗盆底疼痛有效。其中一个个案包括6名多种原因导致的盆底疼痛患者,采用脊髓电刺激治疗均有效。他们的病因包括阴部前庭炎,子宫内膜异位,盆腔黏连,子宫脱垂和会阴痛。 C.脊髓中线切开术能够缓解内脏疼痛。这个是一个深部的传导通路因此能够刺激深部的紧密放置电极可能对治疗内脏疼痛有益。 D.据报道盆底痛的刺激靶点在T12附近。 E.个案报告推荐在内脏性盆底疼痛中采用脊髓电刺激,但是需要更进一步设计良好的试验。

  • [单选题]关于注射用阿片类药物,以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吗啡使用过程中,机体组织释放组胺,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和低血压

  • 解析:疼痛控制最直接的入路主要集中在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而吗啡是阿片类药物中最常被使用的。除了镇痛作用,吗啡还引起一定程度的镇静、呼吸抑制、便秘、尿潴留、呕吐及欣快感。它同时带来血管扩张,可导致低血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组胺释放的结果。芬太尼,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作用效力大约是吗啡的100倍,不引起组胺释放,因此血压降低程度较小。二氢吗啡酮,一种半人工合成的吗啡衍生物,具有较吗啡更强的镇静作用和较弱的欣快感。

  • [单选题]慢性疼痛对机体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兴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增加

  • 解析:慢性疼痛状态下,自主神经反应通常会减弱或消失。

  • [单选题]女性,20岁,右小腿上端内侧发现肿物4年,无明显疼痛,X线显示,右胫骨上端内侧骨性突起,基底较宽,边界清,骨结构无明显破坏。可能诊断为(  )。
  • 正确答案 :A
  • 骨软骨瘤


  • [单选题]不属于大腿内侧肌群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半膜肌


  • [单选题]麻醉中手术患者发生溶血的最早征象是
  • 正确答案 :E
  •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 解析:溶血反应有呼吸困难、寒战、高热、头痛,心前区压迫感和腰背酸痛,但术中的患者由于无法主诉症状,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

  • [单选题]患者仰卧伸膝,检查者一手固定膝部,一手托起小腿,使膝部过伸,应当是
  • 正确答案 :E
  • 过伸试验(Jones征)


  •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所指的病理情况是( )
  • 正确答案 :D
  • 阴阳转化


  • [单选题]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A
  • 苍术


  •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 正确答案 :B
  • 带脉


  • [多选题]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
  • 正确答案 :AE
  •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 [多选题]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产生( )
  • 正确答案 :ABCDE
  • 水肿

    湿

    便溏


  • [多选题]属于固涩剂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金锁固精丸

    牡蛎散

    四神丸

    清带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核医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