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正气的强弱主要有关因素是
  • 正确答案 :C
  • 与精神状态有关

  • 解析: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 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对发病的影响。 2.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 体质强—抗病力强,不易发病;或病后易实证; 体质弱—抗病力弱,易发病;或病后易虚实夹杂、虚证。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 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精神状态能影响内环境的协调平衡,故能影响发病。精神状态好,情志舒畅,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则正气强盛,邪气难以入侵,或虽受邪也易祛除。 发病类型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的服用须注意
  • 正确答案 :D
  • 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 [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
  • 正确答案 :D
  • 冬春季


  • [单选题]东北的地道药材是
  • 正确答案 :A
  • 人参

  • 解析:主要道地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 [单选题]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
  • 正确答案 :C
  • 相畏

  • 解析: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属于配伍禁忌。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

  • [单选题]"疮家圣药"是指
  • 正确答案 :E
  • 连翘

  • 解析:连翘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   应用   1.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有“疮家圣药”之称。   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3.热淋涩痛。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五味子主治病证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久泻久痢


  • [单选题]新加香薷饮组成中除香薷、银花、连翘外,还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厚朴、鲜扁豆花

  • 解析:新加香薷饮【药物组成】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 [单选题]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朱砂安神丸

  • 解析:归脾汤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酸枣仁汤功用补肝益血,清热定魂。 朱砂安神丸功用清热养血,重镇安神。 当归六黄汤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天王补心丹功用滋补心阴,养血安神。

  • [单选题]厚朴温中汤适用于
  • 正确答案 :D
  • 寒湿气滞证


  • [单选题]午后或入夜低热,伴有五心烦热者,其病机为
  • 正确答案 :A
  • 阴虚

  • 解析:骨蒸潮热 午后及夜间低热 颧红,盗汗,病机为阴虚

  • [单选题]阳虚证最主要的表现是
  • 正确答案 :E
  • 经常畏寒肢凉

  • 解析:阳虚证: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煦,推动,气化,固摄等作用所表现的虚寒证候。故最主要证候是畏寒肢冷

  • [单选题]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标志是
  • 正确答案 :C
  • HBeAg(+)


  • [单选题]保密的内容指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保守病人的秘密和对病人保守秘密


  • [单选题]风肿的特点是什么?(  )
  • 正确答案 :D
  • 肿势宣浮,来急去快

  • 解析:风肿的特点为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来急去速,不红微热,轻微疼痛。

  • [单选题]生地黄、熟地黄同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百合固金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代码:355]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