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可获得较高的应答率,但是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也比较费时的调查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访谈法

  • 解析: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询问、现场观察、必要的检验。具体而言包括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面访也就是访谈法,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访谈。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调查。双方互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此法可获得较高的应答率,但是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也比较费时。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 正确答案 :B
  • 急性中毒

  • 解析:急性中毒属于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痰呈铁锈色与哪一病理分期有关
  • 正确答案 :E
  • 红色肝变期

  • 解析:红色肝变期肺泡内有红细胞渗出,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含铁血红素,使得痰液呈现铁锈色。

  • [单选题]男性,68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5天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多,有较多黄脓痰,活动后气促明显。体温38.1℃,WBC10.9×10。/L,中性83%。应选用下列哪种抗生素( )
  • 正确答案 :B
  • 头孢呋辛酯片,0.5g,口服,每日2次

  • 解析:目前该患者的诊断应为慢支炎急性发作,出现症状加重、咳黄脓痰、发热、血象增高,符合细菌感染征。常见的致病菌是:卡他莫拉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头孢呋辛酯的抗菌谱已可覆盖这些常见致病菌,0.5g,口服,每日2次的剂量已可达到杀灭致病菌的目的。C、D、E三项是高档抗生素,价钱昂贵,含细菌超广谱酶抑制剂,且主要为针对院内感染、重症凶险感染、顽固难治性感染的抗生素,该患者尚不需用如此高档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A项剂量不合理,常用剂量应为80U,肌肉注射,每日2次。庆大霉素抗菌谱窄,属经验用抗生素时不宜选用,且肾毒性、耳毒性较大,一般不作为老年人的首选。因此答案应是B。

  • [单选题]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 解析:幽门螺杆菌检查是间接检测感染的方法,阳性表明受试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不表示目前仍有幽门螺杆菌存在,故最适合于流行病学调查。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 [单选题]对鉴别上、下尿路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尿中白细胞管型

  • 解析: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中可见白细胞管型。

  • [单选题]关于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必须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 [单选题]不支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的脑脊液检查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细胞数<0.5×109/l,以单个核细胞为主

  • 解析:脑脊液检查此为明确诊断流脑的重要方法。脑脊液外观浑浊,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增高,蛋白质增高,糖明显降低,氯化物降低。

  • [单选题]最有助于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依据是
  • 正确答案 :C
  • 心室夺获

  • 解析:心室夺获是确立室性心动过速的最重要依据。心室夺获是指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P波之后有一提前发生的正常QRS波群。

  • [单选题]寒证患者面部颜色可见( )。
  • 正确答案 :B
  • 黑色,青色

  • 解析: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 [单选题]下列关于湿疮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有明显季节性

  • 解析: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本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复发。其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淡水溺水的特点
  • 正确答案 :B
  • 血浆渗透压降低

  • 解析:淡水为低渗液,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海水含3.5%的氯化钠、大量钙盐和镁盐,可以起渗透压增加、高钙高镁血症。

  • [单选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E
  • 脐周或肋腹部皮肤青紫色

  • 解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少数患者因血性腹水渗至皮下引起脐周或肋腹部的皮肤呈青紫色,其余症状在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均可出现。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