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目前的研究认为: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是
  • 正确答案 :E
  • 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的神经发育异常

  • 解析:神经发育异常学说逐渐成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认为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而不同脑区发育异常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

  • [单选题]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多基因遗传

  • 解析: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家族聚集性研究得出共同的结论:本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患性一代传给一代。但不能用单基因遗传来解释,而是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使危险性增加,加上环境因素的参与,产生了疾病。

  • [单选题]关于急性妄想发作,以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 解析:急性妄想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精神障碍。多无发病诱因,以青壮年多见,不发生于儿童,罕见于50岁以上者。

  • [单选题]谵妄时患者出现的精神障碍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思维散漫、破裂

  • 解析:在临床上,思维散漫、破裂常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严重的焦虑和智能低下者。而谵妄状态时所出现的思维不连贯,表现为言语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而言,发生在严重的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因此有别于思维散漫和思维破裂。

  •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用药原则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治疗量,病情缓解后,继续使用维持剂量

  • 解析: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通常采用逐渐加量法。一般1~2周逐步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月,然后可以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若一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不推荐合并用药。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