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五层
题目:下列关于木结构设计的论述,其中何项不妥?
解析: 《木规》第4.2.10条,A、B正确;
《木规》第7.3.3条,C正确;
《木规》第10.3.1条,D不正确。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相关规定的熟悉程度。
【解题分析】
木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少,考生应注意对木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的把握。注意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的相关规定,就可顺利解答本题。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在吊车梁疲劳强度验算中,荷载应取用标准值,当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对吊车的竖向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1.1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条文说明第6.5.3、6.5.4条,配有抗冲切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板,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性与有腹筋梁相类似,当抗冲切钢筋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几乎不再增加;根据第6.7.1条,对受弯构件进行疲劳验算时,受压区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图形取为三角形;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拉力全部由纵向钢筋承受。
[单选题]某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25-29(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首层层高5m,二~五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该房屋属丙类建筑,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该结构对应于X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底部总剪力V0=4250kN,相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值为620kN。试问,抗震设计时,X向地震作用下,相应的底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总剪力(kN)为下列何项数值时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850
[单选题]设计木桁架时,下述论述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 )[2009年真题]
桁架受压弦杆的长细比限值为1/150
解析:A项,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第7.1.1条,若采用木下弦,对于原木,其跨度不宜大于15m;B项,根据第7.3.1条,采用木楝条时,桁架间距不宜大于4m;;C项,根据第7.3.3条,桁架制作应按其跨度的1/200起拱;D项,根据第4.2.9条,受压弦杆的长细比限值为1/120。
[单选题]门式刚架屋面水平支撑采用张紧的十字交叉圆钢支撑,假定,其截面满足抗拉强度的设计要求。试问,该支撑的长细比按下列何项要求控制?
不控制
解析:根据《钢规》表5.3.9,张紧的圆钢不控制长细比。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考点为受拉构件的长细比。
【解题分析】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2.9条和表5.3.9是与本考点相对应的条款,其答案可以直接从表中查得。
[单选题]某钢结构有悬臂主梁,悬伸长度为2m,则其容许挠度值(mm)为( )。
10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5.1条和附录A表A.1.1,主梁的容许挠度值为l/400,悬臂梁的计算跨度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即容许挠度为:2000×2/400=10mm。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的论述,何项是不正确的?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桩间距应不小于6d
解析: 根据《地规》7.2.13,A正确。
根据《地规》8.5.3第4款,B正确。
根据《地规》7.2.1条第1款,C正确。
根据《地规》8.5.16条第4款,D错误。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桩基础和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本题考查考生对部分相关概念的把握。
【解题分析】
1.根据题意,四个选项中,三个正确一个错误,考试可凭概念判定选项D的论述是错误的,即可确定D为答案选项;考生也可逐条查阅相关规范的条文,找出唯一选项,但会花去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地基基础设计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控制地基变形量及变形差,地基变形得到合理控制的桩基,承载力均不会有问题,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桩基,其变形也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桩端往往发生刺入破坏,现行规范方法将无法估计或计算此时的地基变形);常规的(最小桩间距小于6d)桩基,其要求也是既满足承载力要求,又要达到变形控制目的。根据上述概念,可以初步判定选项D的论述是不正确的,查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6条第4款予以确认即可。
3.其他各选项判断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2.13条,A的论述正确;
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3条第4款,B的论述正确;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2.1条第1款,C的论述正确。
[多选题]32.对《砌体规范》的理解,有哪些悬而未决存在争议的问题?
[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2009年真题]
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XBEk11.gif](kN)和V[XBEk10.gif](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作答。
VEk11=256,VEk10=1680
[多选题]2.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抗规》和《高规》在采用上应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