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题目:依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建立( )。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 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

  • 解析: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 [单选题]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关要求的是( )。
  •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禁止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行业新建项目

  • 解析: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行业新建项目。故B选项错误。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明确区域环境准入条件,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已超过承栽能力的地区要实施水污染物削减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到2020年,组织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

  • [单选题]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是( )。
  • 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

  • 解析:描述孔隙含水层的基本水文地质参数有:①孔隙度,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②给水度,即把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③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

  • [单选题]当地环保局对河段排污混合区长度及宽度有限制。根据区域总量分配方案,项目排污河段尚有COD排放指标50t/a,按混合区允许长度及宽度预测的项目COD排放量分别为10t/a和15t/a,按达标排放计算的排放量为8t/a,则该项目允许的COD排放量为( )。
  • 8t/a

  • 解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提出,应满足:①满足达标排放要求;②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如环境容量限制);③技术上可行。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为参照边界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 解析: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 推荐下载科目: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市政公用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标准员 材料员 监理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咨询工程师(投资)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