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开皇律》
题目:“十恶”首次规定于( )。
解析:解析:“十恶”是在《北齐律》“重罪十条”基础上发展确立的,首次规定于隋朝《开皇律》。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毋须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形式为______。
自书遗嘱
解析: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五种继承方式,即公证继承、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为保证这几种遗嘱的真实性,法律对此又分别作了限制性规定,其中需要有见证人的有: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多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有( )。
自治区主席
自治州州长
自治县县长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至于本题,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单选题]法的本质属性是( )。
阶级性
解析:解析:法的本质是指法这一事物的内部联系,比较深刻、稳定,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相反,法的现象则是法这一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即能感知。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都属于能从外部感知的法的特性。而阶级性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是法的本质属性。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在溯及力问题上的( )。
从旧兼从轻原则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的就是刑法溯及力问题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的溯及力,又称刑法的溯及效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立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即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
[单选题]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某甲的心理态度是( )。
直接故意
解析:解析: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说明某甲有杀人的故意。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说明某甲明知其开枪行为会造成某乙死亡的结果,仍然希望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某甲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
[多选题]下列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
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
暴力劫持飞机致使人死亡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71条的规定,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死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266条诈骗罪中没有关于死刑的规定;第264条盗窃罪中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121条暴力劫持航空器罪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判处死刑。因此,选项A、C、D正确。
[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
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1)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3)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4)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