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消防电梯是在火灾情况下运送消防器材和消防人员的专用消防设施。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设的门为( )防火门。
  • 正确答案 :B
  • 2.00,甲级

  • 解析:消防电梯井、机房的设置: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设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 [多选题]室外消火栓按照进水口的公称通径可分为( )mm,一定进水口公称通径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水带出水口应选用一定规格的消防接口。
  • 正确答案 :BC
  • 100

    150

  • 解析:室外消火栓按其进水口的公称通径可分为100mm和150mm两种。进水口公称通径为100mm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100mm消防接口,水带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65mm的消防接口。进水口公称通径为150mm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150mm的消防接口,水带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80mm的消防接口。

  • [单选题]某水泥刨花板一包的净重量是20kg,其包装物是木材材质,净重是4kg,该水泥刨花板储存在仓库里,该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属于( )。
  • 正确答案 :D
  • 丁类

  • 解析: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 [单选题]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B
  • 建筑高度大于30m的住宅建筑

  • 解析: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1)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4)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 [单选题]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 )防火门。
  • 正确答案 :B
  • 乙级

  • 解析: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 [多选题]下列关于疏散楼梯布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正确答案 :BCD
  • 疏散楼梯宜远离电梯设置

    疏散楼梯宜靠内墙设置

    不同的人流路线可以相互交叉

  • 解析:疏散楼梯平面布置时应满足:(1)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以便于为人们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2)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3)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疏散楼梯竖向布置时应满足:(1)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通。(2)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 [单选题]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的通讯装置距地面安装高度不应小于( )m。
  • 正确答案 :C
  • 1.0

  • 解析:根据《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第8.4.2条,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的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及通讯装置距地面安装高度不应小于1.0m。

  • [单选题]除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外,汽车库、修车库内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个。
  • 正确答案 :B
  • 2

  • 解析:除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外,汽车库、修车库内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Ⅳ类汽车库和Ⅲ、Ⅳ类的修车库可设置1个。

  • [单选题]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规定,LPG加气站内加气机与学生人数为560人的中学教学楼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 )。
  • 正确答案 :C
  • 100m

  • 解析: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4.0.7条,LPG加气机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0m。根据附录B.0.1.使用人数超过500人的中小学校及其他未成年人学校为重要公共建筑。C选项正确。

  • [单选题]用于保护1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其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布置方式应采用( )。
  • 正确答案 :C
  • 接触式

  • 解析: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设置。保护对象为1000V以上的供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宜选择光栅光纤测温式或红外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光栅光纤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直接设置在保护对象的表面。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