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类比推理
题目:“甲规则适用于乙案件,丙案件在实质上与乙案件类似,因此甲规则也适用于丙案件”是对下列哪种推理形式的表述?( )
解析:解析:所谓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将它运用到法律适用中,就是类推推理。该题的题干符合类比推理的要求。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表现在( )。
宪法规定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解析:解析: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方面根本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宪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法律地位。(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制定、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并非普通立法机关,程序上也严于普通法律。故本题选择A、B、C,D项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只表现宪法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民主密不可分,并未能表现出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
[单选题]下列物权中,属于担保物权的是( )。
留置权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 )。
判决书
解析:解析:判决书属于非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不可能成为法律渊源。
[单选题]甲与乙订立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于1月8日交货,乙在交货期后的一周内付款。交货期届满时,甲发现乙有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对此甲可依法行使( )。
不安抗辩权
解析:解析: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此规定,甲是合同中约定应当先履行义务的人,故可排除A、B。债权人撤销权是针对第三人而言的权利,也可排除。结合本题中所列的实际情况分析,与该条规定完全符合,所以本题应选C。
[单选题]服刑犯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下列不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是( )。
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的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的有: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选项D不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范畴。
[多选题]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
比
科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汉朝的法律形式。汉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科、比四种。其中,“律”是汉朝的基本法典,在各种法律形式中,最具有稳定性和经常性。“令”是皇帝发布的诏令。“科”是指单行法规。“比”又称为“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者同类典型判例处断。因此,B项和C项是正确答案。A项(式)属于秦朝或者唐朝的法律形式,只不过“式”这种法律形式在秦朝和唐朝具有不同的内涵。D项(格)是隋唐时期的法律形式,汉朝没有这种法律形式。“格”这种法律形式最早起源于北魏,北魏“以格代科”,后经演变成为唐朝的法律形式。考生应当注意的是,纲主要提到了四个王朝的法律形式,即秦、汉、唐、宋四朝。秦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式(专指封诊式)、廷行事和法律答问五种;汉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科、比(决事比)四种;唐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四种;宋朝在唐朝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式类四种法律形式,概括起来,宋朝的法律形式为八种,后四种为宋朝独创的法律形式。由于上述四朝的法律形式是常考知识点,因此考生务必牢记,切忌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