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蜗内电位

题目:由血管纹细胞主动分泌所形成的电位是

解析:蜗内电位是由血管纹细胞主动分泌所形成的+50~+80mV的静息电位。和电位是在中等强度或较强声波刺激时,由毛细胞产生的一种直流性质的电位变化,包括正SP和负SP两种成分。在膜迷路积水时,-SP的幅值相对增加,-SP/AP的比值增加。耳蜗微音电位是呈交流性质的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由基底膜振动导致毛细胞纤毛交替性弯曲和复位、毛细胞顶部没电阻交替性下降和增加所致。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检查气导听力,振动的音叉叉臂距外耳道口的距离是 ( )
  • 1cm


  • [多选题]临床上小儿急性喉炎的表现为 ( )
  • 逐渐加重的声嘶

    犬吠样咳嗽

    吸气性喉喘鸣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额窦有导静脉穿过额窦后壁通硬脑膜下腔,故额窦炎可能引起脑膜炎或额叶脓肿

  • 解析:额窦发育的个体差异较大,两侧额窦发育可不一致,有时一侧甚或两侧未发育。额窦前(外)壁为额骨外骨板,较坚厚,常含骨髓,故额窦炎、额骨外伤或术后感染均可能引起额骨骨髓炎;后(内)壁即额骨内骨板,较薄,与颅前窝内结构毗邻,额窦中有导静脉穿此壁通硬脑膜下腔,故额窦炎亦可能引起脑膜炎或额叶脓肿;底壁为眼眶顶壁和前组筛窦的顶壁,此壁内侧恰相当于眶顶内上角,在急性额窦炎时此处可有明显压痛,额窦囊肿亦可破坏此处侵入眶内,此壁上有额窦开口,经鼻额管或前组筛窦引流到中鼻道前端;内侧壁实为两倒额窦中隔,多偏向一侧。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基板前下方的前组筛窦和基板后上方的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则开口引流于上鼻道;两组筛窦一般互不相通。一上颌窦窦口于上颌窦内侧壁后上部通中鼻道,此窦口位置较高,不易引流,是上颌窦易患炎症的原因之一。发育良好的蝶窦顶壁略向下凹陷,构成蝶鞍底部承托垂体。

  • [多选题]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 病因诊断

    病理解剖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

    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诊断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病理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贵州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