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题目: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4条第1款,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 解析: 根据《高规》第4.3.2条第3款,A不符合; 根据《高规》第4.3.2条第2款第4.3.3条文说明,B不符合; 根据《高规》第4.3.4条第3款,C符合; 根据《高规》第4.3.4条第2款,D不符合。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规定的了解程度。 【解题分析】 1.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竖向地震作用效用放大明显,因而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在7度(0.15g)时应考虑地震作用,该项规定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新增加条款。 2.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必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但应与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地震作用结果进行比较,取不利的结果进行设计。 3.连体结构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质量、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不规则,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对结构底部剪力、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对构件设计进行适当调整。 4.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最基本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底部剪力法一般只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较均匀的高层建筑。

  • [单选题]配筋砌块抗震墙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布钢筋,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
  • 竖向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8d,d为钢筋直径

  •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10.5.9-1及表10.5.9-2,可知ABD三项均正确;C项,配筋砌块抗震墙内水平分布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2d。

  • [单选题]拟在天津市河西区建造一座7层的住宅楼,房屋高度22m,平面和立面均规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为了保证户内的使用效果,其框架柱全部采用异形柱。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26%。
  • 试问,异形柱框架应按下列何项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二级

  • 解析:1.根据《抗规》附录A.0.1,天津河西区应按7度(0.15g)抗震设防,房屋高度22m<30m,查《异形柱规》表3.3.1,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异形柱框架应按二级(括号内)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命题思路】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可以避免框架柱在室内凸出,少占建筑空间,因此,在住宅建筑中使用较多。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与一般矩形柱结构体系既存在着共性,也具有各自的特性。工程设计人员应该了解异形柱体系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合理。 【解题分析】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其房屋高度的分界标准也与一般矩形柱结构不同。一般来说,房屋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要比一般矩形柱结构高一些。特别需要注意7度(0.15g)时建于Ⅲ、Ⅳ类场地的异形柱结构,相关规范对其抗震构造措施有相应的补充规定。 由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框架”不包括异形柱框架,因此,直接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确定异形柱框架的抗震等级,以及没有注意《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表3.3.1注3中关于场地类别对抗震构造措施的影响等,都会造成本题的解答错误。 2.根据《异形柱规》第4.2.4条规定,7度(0.15g)时应对与主轴成45°方向进行补充验算。 【命题思路】 异形柱与矩形柱具有不同的截面特性及受力特性,异形柱的双向偏压正截面承载力随作用(荷载作用、地震作用等)方向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也会导致异形柱构件内力变化的较大差异。如果结构工程师不了解异形柱结构的这个特点,而按普通柱进行设计,将会造成安全隐患。 【解题分析】 由于6度、7度(0.10g)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的配筋一般是由构造控制的,故《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第4.2.4条仅规定了7度(0.15g)及8度(0.20g)抗震设计时,才进行45°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验算。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机电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矿业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铁路工程) 施工员 质量员 造价工程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房地产经纪人协理职业资格 注册城市规划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