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题目:对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说法相对准确?
解析: 根据《高规》第4.3.3条条文说明,选答案D。
【命题思路】
本题为概念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偶然偏心的理解和高层混凝土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如何考虑偶然偏心的问题。
【解题分析】
1.采用附加偶然偏心作用计算是国外多数抗震设计规范的一种实用方法,因此,我国规范也给予了类似规定。主要是考虑由于施工、使用或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等因素所引起的偶然偏心的不利影响。对一般结构,偶然偏心距的取值为0.05L。对于平面规则的建筑结构需附加偶然偏心,对于平面不规则的结构,除其自身已存在的偏心外,还需附加偶然偏心。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3条,规定了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要求和方法。根据第4.3.3条及条文说明,本题答案D符合题设要求。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汽修车间为等高单层双跨排架钢结构厂房,梁柱构件均采用焊接实腹H型截面,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梁与柱为刚性连接,屋面采用彩钢压型板及轻型檩条。厂房纵向柱距为7.5m,柱下端与基础刚接。钢材均采用Q235-B,焊条为E43型。[2009年真题]
[LXL20160204_1_228.gif]
屋面梁WL-1的截面采用H700×300×8×16,A=149.4×102mm2,Ix=132178×104mm4,I[XBzy.gif]=7203×104mm4;梁侧向支承点间距(沿梁纵向)均可近似取为6m。试问,作为受弯构件,该梁整体稳定性系数φb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规范提供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取值。
0.90
解析:1.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2.2条,
[LXL20160205_1_52.gif]
根据附录B式(B.5-1),[LXL20160205_1_53.gif]。
2.单侧翼缘板所受到的轴向力为:[LXL20160205_1_54.gif]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5.1.1条,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的强度应按式(5.1.1-2)及式(5.1.1-3)计算并取较大值;根据式(5.1.1-2):[LXL20160205_1_55.gif];
式中n1=2,n=10,A[XBzn.gif]=(300-2×21.5)×16=4112mm2,
代入得:[LXL20160205_1_57.gif]
根据式(5.1.1-3),[LXL20160205_1_58.gif]
故取144N/mm2。
3.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式(5.2.2-1)进行计算:查表5.2.1,可得γx=1.05;λx=l/ix=1.3×10380/384=35.1,按b类截面查表C-2,[LXL20160205_1_56.gif]=0.918;代入数据得:
[LXL20160205_1_59.gif]
=45.9+101.1=147N/mm2
4.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式(7.4.2-1),剪应力设计值:τ=Mb/V[XBp.gif];V[XBp.gif]=hbh[XBzc.gif]t[XBzw.gif]=668×568×14=5311936mm3;τ=375×106/5311936=70.6N/mm2。
5.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D-4,
[LXL20160205_1_60.gif],
查得μ2=1.84;查表5.3.4,无纵向水平支撑,折减系数为0.8,则μ2=0.8×1.84=1.47。
6.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4.2条,h0=1000-25×2=950mm;根据式(5.4.2-2),h0/t[XBzw.gif]≤16α0+0.5λ+25,则腹板最小厚度:t[XBzw.gif]=950/(16×1.33+0.5×38+25)=14.55mm;取t[XBzw.gif]=16mm。
[单选题]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1m×32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直径为400mm,桩间距1.6m,按正方形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8-19(Z)所示。
[JZ634_207_1.gif]
假定,试验测得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420kN,②粉砂层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β=0.85。试问,初步设计时,估算未经修正的基底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zszpzk.gif](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00
解析:1.根据《地处规》式(7.2.8-2),
[JZ634_207_2.gif]
根据《地处规》式(9.2.5),
[JZ634_207_3.gif]
【命题思路】
CFG桩复合地基是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复合地基桩土面积置换率M的计算。
2.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解题分析】
1.复合地基桩土面积置换率m,是指一根桩的横截面积除以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的面积,对于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及矩形布桩的情况,可按《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7.2.8条的公式计算。
2.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公式(9.2.5)估算。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根据《地处规》第9.2.3条的条文说明,A、B、C正确;D错误,正确的描述应为“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担,通常褥垫层越厚,土分担水平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
【命题思路】
本题为一概念题,主要考查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的作用。
【解题分析】
1.CFG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褥垫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它是形成CFG桩复合地基的重要条件;
2)通过改变褥垫层厚度,调整桩垂直荷载的分担,通常褥垫层越薄,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
3)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4)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担,通常褥垫层越厚,土分担水平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
只要概念清楚,不难发现题目中,答案D是错误的。
2.如果对复合地基不熟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9.2.3条的条文说明,对褥垫层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查看规范的条文说明,也能答对题目。此题也提醒考生,在进行注册考试复习和考试时,不能只要看规范正文,也需要对照规范条文说明,对规范进行全面理解。
[多选题]《抗规》8.1.6条中说到"支撑",中心支撑框架中的交叉支撑、人字支撑、单斜杆支撑、K形支撑各是怎样的情况?
[多选题]《混凝土规范》的3.3.2条指出,"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这个"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到底是怎样考虑的?
[单选题]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m2,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XBzk.gif]=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p[XBzk.gif]=4.5kN/m。
[JZ634_159_1.gif]
假定,该梁两端均与框架柱刚接,当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试问,该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剪力设计值V[XBGzb.gif](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假定重力荷载对该梁抗震不利。
60
[单选题]某三跨十层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二级,第一层层高3.9m,地面到基础顶面1.1m,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级,箍筋HPB300级,在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组合下内柱有关截面如下图所示,其内力值见下表。
[LXL20160121_55_1.gif]
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值
[LXL20160121_56_1.gif]
柱顶Ⅱ—Ⅱ截面处对称配筋A[XBzs.gif]=A[XBzs.gif]′=( )mm2。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