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利多卡因
题目:患者男,52岁。1年来心慌气短,腹胀,食欲缺乏。现因右下腹转移性疼痛收入院。在医院出现两次呕血。体格检查:血压90/50mmHg,心率100次/分,肝肋下4cm,脾未及,腹部膨隆。双肺底湿啰音。实验室检查:HB85g/L,AST170μ/L,ALT190μ/L。
解析:患者血压偏低、心率偏快,宜选用对循环影响小的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适宜。患者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受损,肌松药宜选用不依赖肝代谢的阿曲库铵。长期嗜酒的人可增加异氟烷MAC30%~50%。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胸锁乳突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一侧肌收缩使面转向同侧
[单选题]鼻导管吸氧提供的最大吸入氧浓度是
0.45
解析:低流量吸氧装置提供的吸入氧浓度取决于储氧装置的大小、氧气流量以及患者的呼吸方式。在患者呼吸正常的情况下,鼻导管吸氧提供的吸入氧浓度随氧流量的增加而升高,氧流量每增加1L/min,吸入氧浓度提高0.04,至流量6L/min时达到最大约0.45。一般而言,在氧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患者的潮气量越大,呼吸频率越快,吸入氧浓度越低。
[单选题]X线见肺野中外带一球形、呈分叶状块状影,其内有偏心空洞,应考虑的诊断为
周围型肺癌
解析:周围型肺癌的X线可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团块阴影,边缘常分叶状。癌组织坏死与支气管相通后,表现为厚壁、偏心、内缘凹凸不平的癌性空洞。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浸润性肺结核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影,可融合和形成空洞。
[单选题]“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
以上都是
[单选题]成年人实施高流量吸入麻醉时,要求新鲜气体流量应达
4L/min
[单选题]全身麻醉时FRC降低
15%~20%
[单选题]男性,36岁,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3个月。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界不大,超声心动图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为1.35。最可能的诊断是
肥厚型心肌病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rnyopathy,HCM)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改变在心肌,尤其是左心室形态学的改变。其特征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增厚,亦有心肌均匀肥厚(或)心尖部肥厚(apical hypertrophy,APH)的类型。本病的组织学特征为心肌细胞肥大,形态特异,排列紊乱。尤以左心室间隔部改变明显。
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而因猝死或在体检中被发现。许多患者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伴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由于左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低可在起立或运动时出现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等,体格检查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流出道有梗阻的患者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目前认为产生以上两种杂音除因室间隔不对称肥厚造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外,主要是由于收缩期血流经过狭窄处时的漏斗效应(venturi effect)将二尖瓣吸引移向室间隔使狭窄更为严重,于收缩晚期甚至可完全阻挡流出道;而同时二尖瓣本身出现关闭不全。胸骨左缘3~4肋间所闻及的流出道狭窄所致的收缩期杂音,不同于主动脉瓣膜器质性狭窄所产生的杂音。临床上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可显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间隔运动低下。对临床或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的患者,如患者较年轻,诊断冠心病依据不充分又不能用其他心脏病来解释,则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作出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猝死、心脏增大等)更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