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温经汤证出现"唇口干燥"的机制是
  • 正确答案 :C
  • 瘀血内阻,津不上濡

  • 解析:由于冲任虚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失养,故致崩漏下血,而见少腹里急,腹满,或伴有刺痛、拒按等症。下血数十日不止,耗损阴血,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则见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于上润,故见唇口干燥。

  • [单选题]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 正确答案 :C
  •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 解析: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 [单选题]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用药宜首选
  • 正确答案 :E
  • 桂枝

  • 解析:此证外感风寒表虚证,治宜 桂枝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 1、风寒感冒。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C
  •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 解析:清暑益气汤【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 [单选题]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 正确答案 :C
  • 倍芍药加饴糖


  • [单选题]下列各项,重用生姜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吴茱萸汤


  • [单选题]触按疮疡局部,肿处烙手而压痛者,病属
  • 正确答案 :B
  • 实热证

  • 解析:诊疮疡 肿硬不热者——寒证 肿处烙手而压痛者——热证 根盘平塌漫肿者——虚证 根盘收束而隆起者——实证 患处坚硬多无脓;边硬顶软者已成脓

  • [单选题]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
  • 正确答案 :C
  • 寒淫

  • 解析:寒淫证临床表现: 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咯稀白痰;或为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或为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等。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甚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脉伏。

  • [单选题]最常能听到的胸膜摩擦音的部位是
  • 正确答案 :B
  • 前下侧胸壁

  • 解析:前下侧胸壁

  • [单选题]对泌尿系阳性结石,应选何种检查为宜
  • 正确答案 :A
  • 腹部平片

  • 解析:泌尿系结石:首选腹部平片检查

  • [单选题]流行性感冒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型别为
  • 正确答案 :A
  • 甲型流感病毒


  • [单选题]三种医患关系中医生需努力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共同参与型

  • 解析:(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型。医务人员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2)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基础的模型,医患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这种关系中,虽然患者有一定的地位和主动性,但在总体上医患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3)共同参与型:在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自疗。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均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主动的,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适用于
  • 正确答案 :E
  •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 解析: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 [单选题]"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载于
  • 正确答案 :C
  • 《伤寒论》


  • [单选题]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伴濒死感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急性心肌梗死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消化内科学(中级)[代码:306]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神经外科学(中级)[代码:320]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